牛黄清心丸起源
牛黄清心丸是一则标本兼治、清补兼施的名方验方,始于《金匮要略》,经过历代医家加减化裁,在宋代收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清心丸既有牛黄、水牛角、柴胡、防风等清心豁痰、镇惊熄风的成分,也有干姜、肉桂、阿胶、麦冬等益气养血之品,所以是一剂清补兼施、标本兼治的经典方药。既可以用于治病,也可用于养生。生活中经常会服用广誉远出品的牛黄清心丸来进行自我保健。
牛黄清心丸功效
牛黄清心丸组方既有苦寒清心豁痰之,镇肝熄风之品,也有行气活血,益气养血之品,因此牛黄清心丸重可治病,轻可养生,是防治结合的名方验方。根据牛黄清心丸组方特点,以及数百年来临床医家的经验总结,牛黄清心丸可以用于以下适应症:
适应症
解析
神志昏迷, 呼吸气粗, 烦躁
中风阳闭症或后遗症
身热, 两手握固, 舌淡苔黄燥,脉细滑数。辨证为气血亏虚,痰火蒙闭心窍。 证属痰热上壅,热极生风,
小儿惊风
肝风扰动。症见发热,神呆,喉间痰鸣,呼吸气粗。 多由痰热积滞化火,扰乱脾
健忘
胃运化,清气不升,脑失所养,虚实兼有
职场常见病,症状较多,常见周身疲劳、失眠、头痛、
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各种亚健康
情绪低落、肌肉关节酸痛、记忆力减退等,辩证多属于五志过极化火,脾胃失常化痰所致。
痰迷心窍,热邪亢盛,热极
厥证
生风。症见突然昏仆,喉中痰鸣,呼吸气粗
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烦躁、失眠
心火旺盛扰心,日久则耗散心气,导致虚实错杂,症见烦躁、失眠
心开窍于舌,痰火扰心,熏蒸口腔,导致口疮呈片状,接触食物疼痛加剧,夜晚加
复发性口疮
重等,常伴随口苦、口干、心烦等症,因反复发作多见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虚。
辰时、午时、戌时各2粒,起效后改为午时、戌时各1粒,巩固1周,可配合大补阴丸
午时、戌时各1粒
午时、戌时、辰时各2粒,收效后,改为午时、戌时各1粒,巩固1周 午时、戌时各1粒,作为日常保健用品 午时、戌时各1粒,作为日常保健用品
用法
发病时用2粒,之后每日午时、戌时、辰时各2粒,收效后,改为午时、戌时各1粒,巩固1月
午时、戌时、辰时各2粒,收效后,改为午时、戌时各1粒,巩固1周
发为血之余,而心主血脉,肝主藏血,情绪刺激,或心
脱发
肝之气血亏虚,或气血有热皆可导致头发脱落、干枯、斑白等,
疼痛性质不明,或持续性头
神经性头疼
疼,或阵发性头疼,或刺痛,午时、戌时各2粒,见效后改为1粒,或钝疼,多由气血失养,或无形痰热上扰元神之府所致 痰性粘滞,多见喉中有痰,
慢性咽炎
吐之不尽,反复发作,常伴口苦、口干、口腔异味 多由热极生风,风入血分所
风疹
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痰热壅盛,或痰火扰心,清
头晕
窍失养,多见天旋地转、干呕恶心、失眠、午后加重、手臂麻木等
牙痛,牙龈肿痛
多由脾胃痰热壅盛熏蒸口腔所致
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高血压
导致的头晕、易怒、胸闷等症状者
心主神明,痰火扰心,扰乱
精神分裂症
心神,症见神昏、谵语、躁狂等精神意识障碍 感冒日久,表邪入里化热,
发热外感
耗散气血,见身痛、咽痛、咯痰色黄等,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痫症病理以痰为主, 兼有气、
癫痫
火、风三者偏盛。患者属于阳升风动, 痰蒙清窍, 横窜经络。
顽固性呃逆
多由痰火上冲所致,反复发作,胸闷抽痛
辰时、午时、戌时各2粒,见效后午时、戌时各1粒,巩固1周
午时、戌时各1粒,作为日常保健用品 午时、戌时各1粒
辰时、午时、戌时各2粒,连服至见效 午时、戌时各1粒,作为日常保健用品 午时、戌时各1粒
午时、戌时、辰时各2粒,收效后,改为午时、戌时各1粒,巩固1月 午时、戌时各2粒,见效后改为1粒,巩固1个月 午时、戌时各1粒 巩固1个月
午时、戌时各1粒,作为日常保健用品
注:午时(11:00-13:00),气血流注手少阴心经 戌时(19:00-21:00),气血流注手厥阴心包经
夏季养心
烈日盛夏,五行属火,五脏应心,若素体有痰热,易合时令而加重,因此夏季养生可常服牛黄清心丸,清心化痰。尤其小暑之后,伏阴滋长,雨水充沛,暑热蒸腾,湿热难耐,更宜常服牛黄清心丸,健脾燥湿,清热化痰,达到天人合一,顺时养生。
冬季排毒
冬季五行属水,五脏应肾,肾主藏精,故冬令进补多为肥甘厚味,易滋生痰湿,加之冬季运动偏少,因此适合选择牛黄清心丸,清热祛痰,调养气血,进补之余,保持身强体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