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综合作业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综合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社团活动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的。是以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索为主要特征,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作业形式。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基于当前“减负提质”的思考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前各个学校都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减负”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学质量,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减,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素质却不能减。“减负”之后,就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但学生的这些闲暇时间怎么合理安排,怎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发展,怎么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这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教师应该寻找一种载体来改变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拓宽作业的时空,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我们认为这种载体就是活动。 2.基于新课程对综合学习的要求
课程的综合化或综合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指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出了下列规定:“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正适应了这一课程改革的需求,因为社团的组织和活动都是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有效地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求。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社团日益成为学校中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 3.基于综合作业实施现状的调查
综合作业以它灵活的方式、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爱好与技能的广阔舞台。学校通过综合作业这个平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但理想与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们都觉得综合作业很难布置,很难操作。所以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还是传统的读读、背背、写写的作业。为此我们对本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关于综合作业”的问卷调查,以下是对部分内容的统计结果: 表1-1 对教师调查结果的统计 教师布置综合作业 的情况
比例(%)
综合作业的形式 (多项选择) 比例 (%)
综合作业实施最困难的(多项选择) 比例 (%)
全部是传统作业
7.34
制作手抄报
73.62
作业过程难以监控
68.41
偶尔布置综合作业
78.77
查阅资料
96.74
完成作业费时
23.67
经常布置综合作业
13.89
调查访问
11.36
作业反馈评价困难
51.33
实验探究
8.43
作业过程需要帮助学生不能独立完成
77.86
讲述故事
86.72
表1-2 对学生调查结果的统计 喜欢的 作业形式
比例(%)
完成综合 作业的难度 比例 (%)
完成综合作业 是否需要协助 比例 (%)
完成综合作业的负担 比例 (%)
传统作业
29.55
非常困难
10.69 非常需要
15.78 很重
8.15
综合作业
71.45 一般
75.82
一般不需要
64.47
比较重
26.34
较为轻松
13.49
自己能独立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