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测量桩位; 2、钻机冲击成孔; 3、分段吊装钢筋笼,钢筋笼之间采用接驳器连接; 4、灌注桩基混凝土。 2 1、建筑物监测及评定; 2、妥善处理原有建筑物下的地下管线; 3、边支护边开挖托换梁基坑至梁底标高。 3 1、施作垫层; 2、采用植筋技术,将短钢筋植入原桩基础中,并用短筋连接,与托换梁钢筋连成一体,原桩周围凿毛并涂刷界面剂; 3、绑扎托换梁钢筋,并向下预留与灌注桩连接的钢筋; 4、浇筑托换梁混凝土并养护到设计强度。 4 1、待桩与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桩顶用千斤顶逐级施加预顶力,顶紧托换梁; 2、顶升过程加强监控量测; 3、沉降稳定后用钢支撑替代千斤顶,并在钢支撑顶部用钢楔打紧,取出千斤顶。 5 1、桩周凿毛,连接桩头与托换梁的预留钢筋; 2、立模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6 1、封桩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截断旧桩与梁的连接; 2、对于香蜜湖人行天桥回填基坑,恢复原地坪,盾构穿越时开仓破除桩;对于黄木岗立交桥、彩虹桥西引桥,截桩后先开挖竖井破除桩,然后再回填竖井及基坑。 (2)托换桩施工 ① 钻机钻进成孔
桩位测量放线后下放钢护筒,冲击钻机就位后采用泥浆护壁,泵吸反循环冲击钻进成孔,钻到设计标高后立即清孔。
② 钢筋笼制作吊装
钢筋笼在加工场加工成型,平板车运到现场后,采用吊机吊装就位,当钢筋笼过长而没有净空吊装,可以分节吊装钢筋笼。
③ 混凝土灌注
钢筋笼吊装完毕,采用导管法浇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一次连续完成。 (3)基坑开挖及支护
桩基托换临时基坑深度约为5~6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放坡分层开挖,支护交错进行。根据托换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测量放线,标明基槽开挖范围。基槽开挖采用PC300挖掘机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开挖出的土石方立即装车运走。支护形式为注浆锚管、土钉墙,面层设钢筋网并喷C20混凝土。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施工监控。
彩虹桥西引桥桥台基坑开挖时,在桥台锥坡内用矿山法暗挖施工横通道作为托换梁施工及预顶加载的操作空间。
(4)托换梁施工 ① 界面处理
在原桩上进行放样划线,定出凿毛位置,将原桩混凝土表面凿成凹凸不平状,深度为1~2cm。凿毛后用水清洗干净,在托换梁混凝土浇筑前四小时内刷一层环氧树脂乳液水泥浆作界面处理,以增强托换梁体与原桩之间的接合及握裹效果。
② 植筋施工
植筋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
定位 钻孔 清孔除灰 清刷 二次吹灰 带水清刷 植入钢筋 图2.5.1.2-17 植筋施工工艺流程图
注胶 揩干水分 a、在原桩上放样定位,画出钻孔位置;
b、采用电动冲击钻钻孔,孔径至少比植筋直径大6mm,最大孔径不得大于42mm。钻孔必须间隔钻孔,钻孔时若碰到钢筋则立即停止钻进,移动孔位后再钻;
c、植筋施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锈渍污泥,并作好标记,确保植入深度。 d、用高压风清孔,用水清洗孔壁。将已钻好的孔再清洗二次,用水清刷干净,确保孔壁具有良好的粘者力。
e、锚固胶必须严格按配比在锚筋前试配,观察凝固时间和效果,合格后方可配制使用。
f、用注胶枪从孔底部慢慢注入锚固胶,然后将钢筋准确无误地徐徐旋入,使孔内钢筋与锚固胶接触完全饱满,不得有空隙和气泡。植筋顺序也是间隔植入,每一批植筋在桩的任一水平截面内不应超过两孔,且待前一批植筋胶凝固之后方可施工下一批,循环至锚固完所有植筋。
g、植筋完成并且锚固胶凝固达到设计锚固强度后需要进行植筋抗拔力检测,检测数量为每批植筋总数量的2%,且不少于6根,选择代表性的植入钢筋进行试验,植筋抗拔力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③ 托换梁钢筋混凝土施工 a、钢筋制安
钢筋采用加工场制作,现场人工绑扎,要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性。 b、模板安装
托换梁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模板,背楞均为10cm×10cm方木拼装而成,φ12对拉螺杆固定结构尺寸,模板侧面用方木与基坑侧壁支顶稳固。
c、混凝土浇筑
托换梁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搅拌输送车运至工地。采用分层分块浇筑,分层厚度为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d、养护
初凝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d。
(5)千斤顶预顶 ① 安装千斤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