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1:02: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一 第6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2016·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 A.日照更长 C.植被更密

B.气温更高 D.海拔更低

【解析】1选B,2选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洛山属于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被地壳抬升最早到达终年积雪高度。以此类推,雪宝顶次之,太白山终年积雪高度最后达到。第2题,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没有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现在气温偏高。

(2016·海南高考)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3、4题。

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4.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3选D,4选C。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

第4题,材料中“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温带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

(2016·江苏高考)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5、6题。 5.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 A.山地针叶林带 C.高山苔原带

B.高山草甸带 D.冰川带

6.阿尔泰山南坡 (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C.此时季节为冬季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解析】5选B,6选D。第5题,该地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材料中提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说明教授身后为山地针叶林,根据自然带垂直递变规律及“眼前簇簇花草”可判断为高山草甸带。第6题,阿尔泰山南坡的森林大多为针叶林,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该地区森林带之上存在草甸;此时花草相映,故可判断为夏季。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2ihq427u62p7v43zg0p6rgfk15sw100h8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