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高分题库 教育公共基础真题1573》 更正说明
1.上册18页,第26题,答案更正为:(A)儿童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懂得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场合以不同身份出现,开始意识到人格的多面性。根据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A。 2.上册118页,第26题,C选项“先”改为“失”。 3.上册129页,第7题,A选项“超”改为“趋”。
4.上册138页,第15题,A选项“孟”改为“蒙”;D选项“书”改为“韦”。 5.下册255页,第1题,题干“生”改为“身”。 6.下册257页,第24题,答案更正为:A。 7.下册258页,第39题,答案更正为:√。
8.下册259页,第3题,答案更正为:C,孟子的“性善论”属于内发论的一种,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根据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C。
9.下册259页,第9题,答案更正为:B。
10.下册260页,第11题,答案更正为:A,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的结果。根据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A,
11.下册261页,第31题,答案更正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机械记忆成下降趋势,而意义记忆逐步增强。
12.下册266页,第11题,答案更正为:C,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倾向,两者相辅相成。根据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C。
13.下册274页,第23题,答案更正为:D,教育学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解释的目的,一方面是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根据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D。
14.下册294页,第25题,答案更正为:√,派生类属于不会,但是相关类属学习会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变化,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都属于下位学习。
15.下册298页,第36题,答案更正为:B,新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通过派生类属,不仅可使新概念或命题意义,而且可使原有概念或命题得到充实和证实。根据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B。
16.下册307页,第24题,答案更正为:A,一个杯子和十个杯子是结果,故意和不小心是动机,所以所属阶段是从效果到动机。根据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