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混凝土结构考试习题(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7:22: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填空题

1.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其极限压应变 愈低 。(强度越高,混凝土越脆因此,应变越小) 2.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用量越多,则徐变 越大 收缩 越大 。

3.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有 标准值 、 频遇值 、 准永久值 和 组合值 。

4.对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进行质量检验的四项主要指标为屈服强度 、极限抗拉强度 、伸长率 和冷弯性能。 5.混凝土的三个基本强度指标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和 混凝土抗拉强度 。

6.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mm。 7.材料强度设计值的表达式为

8.混凝土立方体标准强度fcu,k应具有 百分之九十五 的保证率,考虑到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为?,因而同批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平均值?与fcu,k之间的关系是fcu,k= ?-1.645? 。

9.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15 ;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 ;当采用HRB400和RRB400级钢筋时以及对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C20 。

10.钢材的疲劳机理主要是 。钢材的疲劳强度大约是静力拉伸强度的 。混凝土的疲劳破坏是由于 所造成的,混凝土疲劳强度大致是其静力强度的 。 三、判断题

1.《规范》中只有混凝土立方体的标准强度,而没有混凝土立方体的设计强度。 ( )

2.钢材的拉、压性能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考虑到受压时容易呀屈,所以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最多取为400N/mm2。( )

3.轴心受拉构件中纵向钢筋的搭接,都必须加焊,不能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 ( ) 4.混凝土保护层

①是指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

②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下最小厚度可减小些( ) 三、名词解释: 1.塑性变形 2.弹性变形 3.徐 变 4.松 弛 5.弹性模量

第二部分 设计基本原则

9

一、选择题

1.现行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以何种概率为基础的?C

A.半概率 B.半概率半经验 C.近似概率 D.全概率 2.建筑结构在规定时间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C

A.安全度 B.安全性 C.可靠度 D.可靠性 3.建筑结构在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B

A.结构立即丧失其功能B.可靠度减小 C.可靠度不变 D.安全性不变 4.甲、乙两个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仅配筋率不同,设?甲??乙,即将开裂时,

A.甲、乙钢筋应力基本相等 B.甲应力大 C.乙应力大 D.无法判断

5.甲、乙两个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配筋率等相同,截面尺寸不同,设A甲?A乙,则承载力为: A.甲、乙相等 B.甲>乙 C.乙>甲 D.无法判断 6.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在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压应力的增长:

A.非线性增长 B.线性增长 C.比钢筋慢 D.比钢筋快

7.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达最大应力时的压应变值为0.25~0.35%,而混凝土棱柱体相应的压应变为0.15~0.2%,其主要原因是:

A.短柱长 B.尺寸效应 C.混凝土发挥了塑性性能 D.钢筋压屈

‘8.甲、乙两个仅配筋率不同的钢筋混凝土轴压柱,?甲??,乙,则因徐变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程度: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9.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相比,有间接配筋的柱主要破坏特点是:

(A) 混凝土压碎,纵筋压屈B.混凝土压碎,纵筋不屈服C.间接钢筋屈服,柱子才破坏

10.下列A、B、C、D为结构或构件在使用中出现的几种情况,其中哪一种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A.水池结构因开裂引起渗漏。 B.梁因配筋不足造成断裂破坏。 C.施工中过早拆模造成楼板坍塌 D.偏心受压柱失稳破坏 1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混凝土应满足 要求。 A.一类环境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碱含量≤30kg/m B.一类环境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碱含量不受限制 C.二类环境中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最大碱含量≤30kg/m D.二b类环境中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最大氯离子含量0.1% 二、填空题

1.我国规定的设计基准期为 50 年。

2.设计建筑结构和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同时产生的荷载效应,对下列哪两种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分别取其最不利情况进行设计。 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10

33

①与②相比,出现的概率大的为 二 。

3.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 适用性 、 安全性 和 耐久性 三项要求。

4.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 组合和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 组合进行设计。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考虑荷载的 准永久 组合,和 频遇 组合进行设计。

5.在设计中应考虑的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是 结构上的各种作用 , 材料性能 , 几何参数 , 计算公式的精确性 。

6.结构上的作用按其产生的原因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直接作用就是指荷载;间接作用是指 的其他作用,诸如 基础沉降 、 混凝土收缩 、 温度的变化 、 等引起的作用。

7.结构上的作用按其随时间的变异性和出现的可能性,可分为 永久作用 、 可变作用 及 偶然作用 。

8.“预加应力”、“焊接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物的作用都是属于间接作用中的 作用。 9.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G是这样取的: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G= 1.2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G= 1.0 ;当验算结构倾覆和滑移时,?G= 。

10.可变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Q是这样取的:一般情况下,取?Q= 1.4 ;对工业建筑楼面均布荷载,取?Q= 1.3 。 三、判断题

1.偶然作用发生的概率很小,持续的时间较短,但对结构可造成相当大的损害。( ) 2.对目标可靠指标(或设计或靠指标)?,有: ① ?越大,失效概率?f越小,结构越可靠( ) ②属延性破坏的构件?值比脆性破坏的?值大( ) ③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时,?值可相应减小( ) ④两种极限状态的?值相同( )

3.在考虑结构可靠度时,除了其他影响因素外,还考虑了人为过失可能造成的影响??( )

第三部分 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一、选择题

1.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瞬间,受拉钢筋的应力?S与配筋率?的关系是:

(A)?↑?σs↓ (B) ?↑,σS↑ (C)σS 与?关系不大 D.无法判断 2.受弯构件的纯弯曲段内,开裂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应力 (A)

?0 (B) 均匀分布 (C)不均匀分布 D.无法判断

11

3.少筋截面梁破坏时,

A.?S>?Y, ?C=?CU 裂宽及绕度过大 (B) ?S

裂宽及绕度过大

C.?S>?Y,?C??CU

即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4.对适筋梁,受拉钢筋刚屈服时,

A.承载力达到极限 B.受压边缘混凝土达 C.?S=?Y, ?C

D.?S

5.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可分三个阶段,试填充: ①抗裂计算以 b 阶段为基础

②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以 c 为基础。 ③承载能力计算以 f 阶段为依据。

A. (Ⅰ) (B) (Ⅰa) C. (Ⅱ) D. (Ⅱa) (E) (Ⅲ) (F) (Ⅲa) 6.受弯适筋梁,MY

A.?大,?M小 (B) ?小,?M小 C.?M与?无关 7.正截面强度计算中不考虑受拉混凝土的作用,因为:

A.中和轴以下,混凝土全部开裂 B.混凝土抗拉强度低 C.中和轴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应力承担的力矩很小

8.正截面强度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其确定原则为: A.保证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 B.矩形面积xfcm?曲线面积,x?0.8xa C.由平截面假定确定x?0.8xa

9.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之一为平截面假定,其主要作用是: A.确定等效矩形应力图形高度x

B.确定受压边混凝土应变达?cu时,受压区合力点的位置 C.确定界限破坏时受压区高度系数?b D.由?c??cu,确定?s值

10.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筋等级相比,对承载能力的影响(受弯构件):

A.提高钢筋等级效果较大 B.提高混凝土等级效果较大 C.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等级是等效的 11.单筋梁?max值:

(A)是个定值 B.钢筋强度高,?max小 C.混凝土等级高,?max小 12.设计双筋梁时,当求A's 、As时,用钢量最小或接近最少的方法是:

A.取??? B.取A' C.使x?2a'bs?Ass

13.当双筋梁已知A's求As时,M'''1?fyAs(h0?as),M2?M?M1按M2计算发现x??bh0,则:

12

搜索更多关于: 混凝土结构考试习题(含答案) 的文档
混凝土结构考试习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2njr2bmbm2i4cx3qims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