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著导读课件文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11:32: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以人为本——以人的利益为核心,以人的价值为评判标准来权衡世间万物,包括自然和我们人类自身。

二、文学的标准是什么

?对人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观察和思考,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观察和思考。对人类合理的生存方式的探索与找寻。这一切首先是建立在对人的生活状貌细致的观察与对特征的判断和把握上的。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把握特征,又要使用语言形象的描述出来。

文学的三种基本形式

小说:客观的隐忍者作家个人的情感冲动的,对生活的观察和描述。

诗歌:直接的心灵的感觉。

戏剧:捕捉生活中具有契机性的冲突,勾连起事件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些关键点,展现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特征。

三、文学的本质和使命

?文学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

?观察生活,描写和表现生活,目的是思考和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合理与荒谬,向往一种更加合理的,更加美好的人生。

?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充满了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都充斥着理想主义的浪漫与激情。 哲学——老子· 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常想、常做的,而常人不去追究的常理。 ——冯友兰

?文学的本质: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历着却不容易看到的,感觉到却没有去理性思考的东西感性地展示出来。

?(哲学——理性归纳) 文学与法

?法——追求自由的保障(群族生存方式中的关系与秩序。共同约定。) ?文学——从对现实的审视与评判中发现与追求更加合理与美好的人生。 ?理想人生——最大限度上的人类自由。

?文学——自由——法

第四讲 海明威欣赏

——文学关注社会人生,更关注理想和未来

文学的此岸和彼岸(上)

?马克斯·韦伯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命运,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从公众生活中隐退。”

?斯宾诺莎说过:“不必赞许,不必惋惜,不必责难;但求了解而已”。

内容大纲

(一)海明威的故事 (二)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三)海明威作品欣赏 (四)艺术风格

(五)艺术的价值和 地位 (六)经典与名著

暗线:海明威与鲁迅的短篇小说比较——文学在人类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对人类命运、人类精神方向的思考

选择的缘由

?本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了解二十世纪作家的所思所想所为

?与鲁迅的对比——比较出中外创作环境以及作家选择的不同

?个人欣赏——予人者,己之所爱。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

?1899、7-1961、7

?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杀人者》、《乞力马扎

罗的雪》久负盛名 文学地位

?他是本世界最伟大的小说家,本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迷悯的一代”的歌手 和代言人

?《永别了,武器》是风靡欧美的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的最好作品,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杰

作。

?“硬汉子”的精神丰碑

?他缔造的叙事技巧和文体风格曾在欧美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典评价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约翰·肯尼迪总统

?人们说他用自己的一生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文学的,一本是行动的。他是文学史上少有的写得

精彩又活得热烈的作家。

(一)海明威的故事 一出场便是一个英雄 矛盾?饱受非议

?从外部看海明威——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 ?海明威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冒险。

?人生主题——激情、尝试、冒险——反抗宿命,找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活的真实而精彩

——值得信赖的作家

美国人看海明威

?永不失败的人 ?不怕死的人 ?勇敢的人

?代表美利坚精神的人

评价伟人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正在于他们生命中的激情与力量,他们对于人生处境的敏感,这些都是超出常人的;他们对一切世俗规制的破坏也比常人大胆。因此,伟人的情爱生活作为生命形态中的一种形式,往往显得格外的放纵、热烈,令人心摇目眩,目瞪口呆。它并不给我们以道德的示范,而是给我们提供人生的示范,让我们看到了更加激荡人心的生活方式。

幽默的墓志铭

------恕我不起来了

?他说:“在我看来,整个世界就像拳击场,每个人都在场内。你只有还击才能生存―――我当然一直参加拳击,我要打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时我要跟自己打,目的是要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事物来接受,这也就是你每星期日看斗牛时见到的那种悲剧美。”

?“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安静,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

给《老人与海》的古巴渔夫

? 信中写的:人生最大的满足不是对自己地位、收入、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满足,而是对

自己的满足。

(2002 年公布·104 岁的古巴渔夫) 视像海明威

(二)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作家:

——经历——性格——作品的精神面貌——艺术风格

(三)海明威作品的内容

一、迷惘的一代

《太阳照常升起》1926年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斯泰因

《永别了,武器》

?作者:[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问世时间:1929年 ?类别:长篇小说

?推荐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林今疑译

《永别了,武器》

?英文原文《A FAREWELL TO ARME》一语双关,arms有“武器”和“怀抱”双重含义,暗示着亨

利在人生信仰和爱情追求两方面的受到的双重打击。

?海明威说:“不要以为我向你们展现的残酷和破坏只限于战争,它们是生活本身的状况。”

? 战争具有象征意义,它是社会的缩影。当一个社会走到了一个极端的时候,它的本质与特征

就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永别了,武器》的迷惘

?人就好比是“着了火的木头上的蚂蚁,有的逃了出来,烧得焦头烂额,不知往哪里逃好。但是

多数往火里跑,……末了还是烧死在火里”。

?在这“世界末日”的面前,再好的人都难免一死,“世界杀死最善良的人,最和气的人,最有勇

气的人”。

?亨利带着讥讽口吻的独白:“我一听得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就觉得害臊,在这场

拯救世界民主的战争中,我可没有看到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事物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好比芝加哥的屠宰场似的,不同的是拿肉来埋葬罢了。” 《永别了,武器》集中反映了“迷惘的一代”的精神特征

搜索更多关于: 名著导读课件文字 的文档
名著导读课件文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2ou04zxvb9emep57blf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