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判断题
1、全阻抗继电器动作没有方向性。 (√ ) 2、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与测量阻扰的阻抗角无关。 (× ) 3、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没有电压死区。 (√ ) 4、全阻抗继电器受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比方向阻抗继电器大。 ( × ) 5、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扰与流过继电器的电流的大小无关。 ( × )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距离保护?
答:距离保护是反映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什么是阻抗继电器?
答:阻抗继电器是距离保护装置的核心元件,其主要作用是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阻抗,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
四、综合题
1、 反映相间短路的阶段式距离保护与阶段式电流保护相比,有哪些优点?
答: 突出的优点是灵敏性好。距离I段可保护被保护线路全长的80%~85%,且
保护范围不随运行方式变化;距离Ⅱ段的保护范围也较电流Ⅱ段大,且保护范围基本上不随运行方式变化;距离Ⅲ段也因阻抗继电器同时反应电流增大和电压降低而比电流Ⅲ段灵敏。
0Z?7.5?60?; 若测量阻抗为set1.有一方向阻抗继电器,其整定阻抗为
Zm?7.2?300 ,试问该继电器能否动作?为什么?
0??30m解:如下图所示,对应于时该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为 00Zset.k?7.5cos(60?30)?7.5cos300?6.49(?)
jX ?Zm?Zop.k
0Z?7.5?60?;set?五、计算题
该继电器不会动作
0Zm?7.2?300 60 300 R Zop.k
0??75sen继电器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则整定阻抗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 0??30m解:为了使该方向阻抗继电器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其对应于时的动作阻抗
0ZoP.k最大不能超过3.5?,又知其?sen?75,如下图所示,整定阻抗最大不能超过
2、有一方向阻抗继电器,若正常运行时的测量阻抗为 3.5?30?要使该向阻抗
0
Zset?3.5?4.95(?)00cos(75?30)jX Zset 750 习 题 七 300 Zm?Zop.k?3.5?300?一、填空题
1、阻抗继电器的执行元件越( 灵敏 ),其精确工作电流越(小)。 2、故障点的过渡电阻,一般使测量阻抗(偏大),保护范围(缩小)。
R 3、故障点的过渡电阻主要是(电弧)电阻,因此在故障瞬间,过渡电阻(较小)。 ? 4A相阻抗继电应 ?、反应接地故障的?(
IA?K3I0)。
Uk?为(UA),为
Ik?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方向阻抗继电器)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大,(全阻抗继电器)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二、判断题
1、采用00接线方式的阻抗继电器相间短路时的测量阻扰与故障类型无关。( √ ) 2、故障点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I段影响较小。 ( √ ) 3、系统振荡时距离保护I、II、III段均有可能误动。 ( × ) 5、长线路的测量阻抗受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比短线路大。 (× )
三、选择题
1、阻抗继电器通常采用00接线方式,是因为(C)。 (A)可躲过振荡; (B)可提高阻抗继电器的灵敏性;
4、距离保护接线复杂,可靠性比电流保护高,这也是它的主要优点。 (× )
(C)在各种相间短路时,测量阻抗Zm均为Z1L。
2、故障点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正确测量的影响(B) 。 (A)对长线路大; (B)对短线路大; (C)与线路长度无关。 3、故障点过渡电阻主要对距离保护(B)有影响。 (A)I段; (B)II段; (C) III段。
4、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B)阻抗继电器。 (A)全; (B)方向; (C)偏移特性。 5、阻抗继电器的精确工作电流(B)。
(A)大些好; (B)小些好; (C)对阻抗继电器的工作没有影响。 四、简答题
1、何谓阻抗继电器的精确工作电流?当故障时流过阻抗继电器的电流小于精确工 作电流时有何影响?
答:对应于Zop.k=0.9Zset时通入继电器的电流称为阻抗继电器的精确工作电流。当故障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小于精确工作电流时Zop.k将减小,保护范围将缩小,动作阻抗的误差将大于10%。
2、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应满足哪些要求?反应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通常采用 什么接线方式?
答:应满足的要求有:
(1)使测量阻抗只与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成正比,而与运行方式无关; (2)使测量阻抗与故障的类型无关。
为满足上述要求,反应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通常采用00接线方式,若
Uk?UAB??,则
Ik?IA?IB
???
3、影响阻抗继电器正确测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故障点的过渡电阻; (2)分支电流; (3)电力系统振荡; (4)电压回路断线;
(5)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误差; (6)串联电容补偿等。
4、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答:(1)继电器的测量阻抗正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
(2)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应与故障类型无关,也就是保护范围不随故障类型而变化。 5、距离保护的评价?
(1)根据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它可以在多电源的复杂网络中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2)距离I段是瞬时动作的,但是它只能保护线路全长80%--85%。 (3)由于阻抗继电器同时反映于电压的降低和电流的增大而动作 (4)接线复杂,可靠性比电流保护低,这也是它的主要缺点。
习题八
一、填空题
1、目前电力系统中的高频保护,广泛采用(故障时)收发信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延长(发信机)的寿命。
2、微波保护的通道与输电线路(没有)直接联系,因此,输电线路故障时,(不会)影响微波通道的运行。
3、高频保护的收信滤波电路的主要作用是(选频),只让(工作)频率通过。 4、高频保护阻波器是一个(LC并联谐振)电路,它对(高频)电流呈现很大的阻抗。 5、高频保护通道的接口部分通常由(滤波器)和(衰耗器)组成。 二、判断题
1、高频保护的主要优点是能快速切除被保护线路全长范围内的故障。 ( √ ) 2、相差高频保护能作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 ( × ) 3、高频阻波器的作用是将高频信号限制在被保护的输电线路以内,而不致穿越到相邻线路上去。 ( √ )
4、对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在被保护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由于两侧收信机收不到高频闭锁信号,因此保护瞬时动作跳开两端断路器. ( √ )
5、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能作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 ( √ ) 三、选择题
1、高频保护的载波频率若低于50KHz时,将对保护信号( A ) (A)干扰大; (B)有利传输; (C)干扰小。
2、被保护的线路上任一点发生故障时,高频保护可瞬时自线路( A )故障。 (A)两侧同时切除; (B)靠近故障点近端切除; (C)两侧先后切除。 3、高频保护使用的频率,最低的是( A ) (A)5OKHZ ; (B)5OHZ; (C)100KHZ。
4、高频收发信机通过精合电容器等设备接于一相导线与大地之间的方式称为( B ) (A)一相制; (B)相一地制; (C)通信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