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跑上村南的那个土坡时,半截冰糕脱离冰棒掉到地上,我的心像被猫爪抓了一下似的,望着土堆里那半截冰糕,我心疼地流下一串串泪水,只好捧着剩下的半截冰糕向村内飞奔。
母亲在门口迎候着我。我把手中残存的一点冰糕往母亲身前递去说:“娘,你尝尝,冰糕真甜,快点!”
母亲的眼里闪着温暖和欣慰的光芒,说:“孩子,你没在集上把它全吃了?” 我说:“没有,娘,我只舔了点化了的水尝了尝,我想回家和你一起吃。”
母亲既震惊又疼惜地浑身打了个哆嗦,问我:“什么,孩子,你让冰糕在路上化掉了?” 我把手中仅有的一点冰糕粒放到母亲的嘴边说:“娘,快吃,要不全化了。”
母亲用舌尖舔了舔那冰糕粒,然后把冰糕粒塞进我的嘴里,将我紧紧地搂进怀里说:“有你这么懂事的孩子,我这辈子活的值得!”辛酸而又温暖的泪水,小溪般在我们母子两人的脸上飞翔着。
1960年夏日晌午的那支5分钱的冰糕,就这样永远地凝结在我的记忆中…… 1、文章一开始写“1960年,中国和我们家都很贫穷”,有什么作用?(4分)
2、母亲一开始不让“我”吃冰糕,甚至以跳井吓唬“我”,后来“爽快地”给钱“我”买,文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文章开始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和“我”的家境,是为了下文写母亲给“我”买5分钱的冰糕难能可贵作铺垫,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2、这样写是通过对比,写节俭的母亲,不舍得生病的“我”受苦,用生活费给“我”买冰糕,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可贵。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明确,能根据考纲考点进行科学、合理、优化的教学设计; 2、以已学课文知识导入,富于启发性,让学生可以温故知新;
3、教学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主体,讲、练、写等灵活多样,精选了三篇典型的文章作为范例,教师自拟题目,培养了学生的答题能力; 4、教师分析答题方法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得分的技巧;
5、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自然,教师注重学生的反馈; 6、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电子白板的教学工具,分析答题得分点时效果很好; 7、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于这个考点的答题掌握了一些技巧和积累了一些经验。
8、不足之处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好,前松后紧;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