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 弹性元件的设计 ..................................................... 24 6.8.2 卸料螺钉的设计 ..................................................... 24 6.9 导向元件的设计与选择 ..................................................... 25
6.9.1 导柱的设计 ......................................................... 25 6.9.2 导套的设计 ......................................................... 25 6.10 紧固件的设计与选择 ...................................................... 25
6.10.1 紧固螺钉的设计与选择 .............................................. 25 6.10.2 销钉的设计与选择 .................................................. 26 6.11 自动上料装置的选择 ...................................................... 26 6.12 模具的装配图的设计 ...................................................... 27
6.12.1 零件的技术要求 .................................................... 27 6.12.2 装配技术要求 ...................................................... 27 6.12.3 模具安装要求 ...................................................... 27 6.12.4 级进模的调试要求 .................................................. 28 6.12.5 主要组件的装配 .................................................... 28
第七章 弯曲模具设计 .............................................................. 29
7.1弯曲件回弹值的计算 ........................................................ 29 7.2压力机的选择 .............................................................. 29 7.3 弯曲模装配图的设计绘制 ................................................... 30
7.3.1 弯曲模装配图的绘制 ................................................. 30 7.3.2 弯曲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 31 7.3.3 弯曲模装配图的校核 ................................................. 31
结束语 ........................................................................... 32 致 谢 ........................................................................... 33 参考文献 ......................................................................... 34
V
第一章 引 言
1.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冲压工艺是塑性件,所以有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主要用于加工板料零时也叫板料冲压。冲压不仅可以加工金属板料,也可以加工非金属板料。冲压加工时,板料在模具的作用下,于其内部产生使之变形的内力。当内力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板料毛坯或毛坯的某个部位便会产生与内力的作用性质相对应的变形,从而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冲压加工一般不需要加热毛坯,也不像切削加工那样大量切削材料,所以它不但节能,而且节约材料。冲压产品的表面质量较好,使用的原材料是冶金工厂大量生产的扎制板料或带料,在冲压过程中材料表面不受破坏。
冲压工艺在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 、仪表、各种民用轻工产品以及航空、航天和兵工等的生产方面占据十分重要。因此,冲压工艺是一种产品质量较好而且成本较低的加工工艺。用它生产的产品一般还具有重量轻且刚性好的特点。现代各先进工业化的国家的冲压生产都是十分发达的。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冲压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
冲压工艺,模具以及冲压设备等正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总体来看,现代冲压工艺与模具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1 冲压成型工艺与理论的研究
成形,近年来,冲压成型工艺有很多的新的发展,特别是精密冲裁,精密剪切,级进材料成形,软模成形以及电磁成形等新工艺日新月异,冲压件的成形精度日趋精确,生产率也有极大的提高,正在把冲压加工提高到高品质的、新的发展水平。
由于引入了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冲压成行已从原来的对应力应变进行有限元等分析而逐步发展到采用计算机进行工艺过程的模拟与分析,已实现冲压过程的优化设计。 1.1.2冲压加工自动化与柔性化
为了适应大批量、高效率的生产需要,在冲压模具和设备上广泛应用了各种自动化的进、出料机构。专门配置了机械手或机器人,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冲压件的生产品质和生产率,而且增加了冲压工作和冲压工人的安全性。在中小件的大批量生产方面,现已广泛应用多工位级进模、多任务位压力机或高速压力机。在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面,正在发展柔性制造系统(FMS),为了适应多品种生产是不断更换模具
1
的需要,已成功地发展了一种快换模系统。现在,量生产方面,.换一副大型冲压模具,仅需6~8分钟即可完成。此外,近年来,集成制造系统(CIMS)也正被引入冲压加工系统,出现了冲压加工中心,并且使设计、冲压生产、零件运输、仓储、品质检验以及生产管理等全面实现自动化。 1.1.3冲模CAD/CAM
自从美国Die Comp公司与1971年在简单级进模中首先将CAD/CAM技术引入到冲模设计与制造中以来,冲模CAD/CAM 技术已成为冲压工艺与模具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1978年日本机械工程实验室开发了MEL 系统,采用了图形显示设备和交互图形设计技术,使CAD开始走向实用化。我国在冲压模具的CAD/CAM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在80年代初期开展了大规模的CAD/CAM研究开发工作,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已建立了模具CAD/CAM国家工程中心。在华中理工大学建立了模具CAD/CAM国家重点实验室。
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和引导,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来愈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在21世纪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得力的措施。.
1.2 选题目的
利用模具生产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由于冲压的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生产的制件精度高等优点,使模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先进冲压技术在制造业的运用尤其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冲压技术与先进工业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在模具制造工艺、模具的设计等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设计模具、完善模具设计技术对每一个从事机械行业,特别是相应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选择本课题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以一个机械专业毕业生的所学知识去研究、探讨模具的设计过程,了解和掌握模具设计的方法。同时,也是为即将步入社会的自己夯实基础。
2
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2.1 零件工艺性分析
图2.1 扣环支架零件图
该零件是某电器座板上的扣环支架,材料为Q235,厚度3mm,由U形弯曲和内弯曲构成。大批量生产
[1]
。
其抗拉强度:?b =322~441Mpa,抗剪强度:?=265~343Mpa,延伸率:?s=29%。而该零件要求拉深性能较好,即塑性较好
[2]
,从该材料的这三个方面可见,符合该零件。
结论:综上分析,符合零件要求。
该零件断面粗糙度、飞边毛刺都无特殊要求,普通冲裁可以达到Ra=3.2~6.4μm,故普通冲裁可达到零件要求。
结论:综上所述,该零件适合普通冲裁。
2.2 模具分析及制定工艺方案
2.2.1 方案的确定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U型弯曲3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3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直接在落料,弯曲,冲孔等每道工序一个模具。 方案二:采用落料冲孔的复合模具,然后再分别U型弯曲。 方案三:采用落料,冲孔,弯曲连续模。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