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作者:刘燕
来源:《学周刊》2019年第03期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接受人文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在此时期内获得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更好的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3-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3.05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的深度,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理解或是曲解文章内容,不理解教师所授知识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组织情境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境教学是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教学呢? 一、利用实物演示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直观的演示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对抽象语言文字的理解难度,用实物作教具更直观形象。生活中身边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听课热情,更好地调动他们的思维。接近学生,接近生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物材料丰富,可以在课堂上信手拈来。有的时候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带来生活当中的相关物品,大家一起准备这些物品,就能够降低老师课前准备的难度,也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海底世界》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号召学生将自己家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物品带到学校中来。学生大多都有去海边游玩的经历,所以家中一般都会有贝壳、珊瑚这样的物品。这些东西学生平时可能不太在意,但是有了课文的学习,他们就能够重新审视这些熟悉的物品,重新回忆起在海边游玩的快乐感受。所以,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以朗读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
朗读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学习方式,在朗读时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老师的示范朗读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朗读时抓住重点。老师的示范朗读,最重要的是要传递出与课文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