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八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单元教学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3:10: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八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单元教

学计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八年级)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

教 学 目 标 1.能说出组合动作,简要描述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方法。 2.能在“自垫、抛垫球、对垫球、多人垫球”等练习中作出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并能两人连续对垫10次以上;能在一抛一垫的练习中做出移动+垫球的组合动作,如跨步+垫球、交叉步+垫球等,表现出良好的准备姿势,动作连贯协调,能够完成20次以上。 3.能在练习中遵守排球竞赛规则,主动探索,乐于合作培养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体能,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课时 1 教学内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学习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正面双手垫球动作的名称,简述正面双手垫球动作方法,能重难点 1. 重点:击球部位 教学策略(举例) 1. 滑步、跨步、交叉步练习 2. 徒手模仿练习 3. 垫固定球练习 够建立“插、夹、抬”的动作意识。 2. 难点:垫球2. 能在自垫、抛垫、脚步移动练习中,掌握正确的垫球动作。 3. 培养互帮互学,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时手臂向前送,手臂夹紧 4. 自抛自垫练习 5. 游戏:自垫+移动 (向上自垫球+移动20M) 2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方法 1. 能说出正面双手垫球动作的名称,正确描述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方法。 2. 在自垫球中,做出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并能连续垫球20次以上;体验移动垫球的动作方法。 1. 重点:直臂压腕 2. 难点:肘关节夹紧 1. 垫固定球练习 2. 一抛一垫过渡到一抛二垫 3. 一抛一击掌过渡到一抛二击掌 4. 一抛一摸腰 5. 游戏:“抛球叫号” 3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移动 1. 能说出交叉步+垫球的动作名称,1. 重点:交叉正确描述交叉步+垫球组合动作的方法 2. 9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1次完整步移动垫球时脚步迅速到位,垫球的稳1. 复习自垫球和步法 2. 徒手做交叉步移动垫球 3. 两人一组一抛一接 组合动作,成功将球垫给抛球同学;定性 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一抛一垫练习中,连续5次将球垫给抛球同学 3. 培养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同伴间积极合作 2. 难点:形成积极主动的移动意识,具备先移动后垫球的能力 4. 一抛一垫 5. 三抛一垫 4 正面双手垫球+移动的运用方法 1. 能说出一抛一垫的组合动作名1. 重点:脚步1. 一抛一垫练习 2. 移动垫球(2次+回原点摸线) 3. 两人对垫摸地 4. 游戏: 移动+垫球+叫号 (5人一组,让球不要落地) 称,简要描述移动+垫球的动作方法,移动与垫球时理解移动对提高排球技术的重要性。 机 2. 在一抛一垫(连续5次以上)的练习中,合理运用不同的移动+垫球动作,提高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 3. 通过素质练习,使学生们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并了解素质练习对排球运动的重要 1. 清楚考核的方法和标准 2. 努力用正确的动作方法参与考核 3. 积极努力,争取佳绩 重点:清楚考2. 难点:判断球的落点与垫球的准确度 5 考核:动作技术评定50%+自抛自垫25%+对垫球25% 1. 每人自主练习几次 核方法和标准 2. 按照学号测试,每人2难点:稳定发挥 次机会 3.考核标准:个 优秀 良好 及格 自垫 20 15 10 对垫 15 10 5 安全 1. 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育 2. 练习前,做好安全教育,让戴手表的同学把尽量把手表摘掉。 3. 课的结束部分,做好放松活动,充分调节身心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八年级)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单元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初二年级排球教材内容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运动需求和运动体验,让每一位参加排球学习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和获得运动乐趣,确保每位学生受益。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兴趣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2021浙教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水平四球类运动排球。移动垫球是排球技术中的基础技术,但要熟练掌握并合理运用并不容易。原因在于移动垫球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包括判断、移动、垫球时机、垫球力量方向的控制、人与球的关系、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等,这些技术的掌握又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作保障。同时,运动技术学习是在不断循环中的渐进完善过程,提高学习难度的深化过程。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好学、好动、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学生对排球课有极大的学习热情,之前学习过的排球基本移动步伐和正面双手垫球都基本掌握。学生即作为学习的主体,又具有其独立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初中生心理因素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给于学生新异的刺激,以吸引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挖掘那些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趣味练习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从而满足他们求新求趣求异的心理。 四.教学目标

(一)能说出交叉步+垫球的动作名称,正确描述交叉步+垫球组合动作的方法 (二)9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完整的组合动作,成功将球垫给抛球同学;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一抛一垫练习中,使用交叉步移动垫球连续5次准确地将球垫给抛球同学

(三)通过素质练习,使学生们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并了解素质练习对排球运动的重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交叉步移动垫球时脚步迅速到位,垫球的稳定性。 难点:形成积极主动的移动意识,具备先移动后垫球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

课题常规 排球韵律操 熟悉球性 复习交叉步步法示范讲解 徒手做交叉步垫球两人一组一抛一接交叉步移动一抛一垫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二抛一垫 优生展示 身体素质练习 放松、总结 七.教学设想和过程

1. 导入新课阶段:课堂常规,提出课的内容和要求

2. 激发兴趣阶段: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做排球韵律操,活动学生的身体各关节部位;教师标准优美的师范,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学习热情;通过趣味练习熟悉球性,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3. 技能学练阶段:首先是复习交叉步步法,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接着让学生进行徒手做交叉步移动垫球动作模仿,体会身体如何协调发力,目的是充分展现学生的练习自主性,引导学生体验排球的乐趣和思考探究。然后是两人一组一抛一接,两人相距6米,各持一球,同时将球滚向对方体侧3米左右处,利用交叉步移动接住球后再滚给对方。接下来是两人一组,交叉步移动一抛一垫练习,让学生能够通过脚步移动,找到正确的击球点和移动脚步快速到位。最后是三抛一垫,连续的抛球,让学生挑战稍难一点的练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4. 身体素质加强阶段:通过交叉步折返跑和交叉步拦网跳练习,帮助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弹跳能力,为以后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

5. 放松阶段:运用舒展、轻柔的瑜伽牵拉动作配合优美的音乐,在愉悦的心境中充分放松全身,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6. 分享交流阶段:评价总结本次课,分享交流学习心得。 八.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预计:110次/分左右 最大心率135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预计:主教材练习密度:47%―50% 本节课练习密度:55%―60% 九.安全注意事项

1. 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2. 练习前,做好安全教育,让戴手表的同学把尽量把手表摘掉。 3. 课的结束部分,做好放松活动,充分调节身心 八年级(水平四)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交叉步移动教案 授课教师:张志成 学校: 平阳新纪元学校

教 学 1.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交叉步移动垫球 内 容 2. 素质练习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点 教 学 过 程 年级、人数 八年级 24人 单元课次 3 1. 能说出交叉步+垫球的动作名称,正确描述交叉步+垫球组合动作的方法 2. 9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完整的组合动作,成功将球垫给抛球同学;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一抛一垫练习中,使用交叉步移动垫球连续5次准确地将球垫给抛球同学 3. 通过素质练习,使学生们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并了解素质练习对排球运动的重要 重点:交叉步移动垫球时脚步迅速到位,垫球的稳定性。 难点:形成积极主动的移动意识,具备先移动后垫球的能力 教学内容 练习密度 时间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1.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 备 部 分 8′ 次数 1.课的导入 2.热身与球性练习 1 2.1热身跑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八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单元教学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2v7i7pj6383hrt8bf1m52amw9lhy70085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