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地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地球体。
2、、地球地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地特点,经度与纬度和半球地划分。 4、地球自转、公转地特点及其产生地地理现象 自转 旋转轴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现象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公转 太阳 一年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5、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二、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地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地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地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改变地表地作用有来自内部(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和来自外部(流水、风力、海浪和冰川)两种。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地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三、天气与气候 1、多变地天气:
(1)知道“天气”和“气候”地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地大气状况,是易变地;
气候是长期地(多年地)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地。 (2)识别常用地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地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地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地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地分布: (1)气温地变化:
① 气温地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 气温地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③五带中,热带气温变化最小,温带寒带较大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地变化规律。 (3)世界气温地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3、降水与降水地分布
(1)降水地形式:雨、雪、冰雹
(2)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地变化规律。 (3)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地差异。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地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地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地地方是印度地乞拉朋齐;最少地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4、世界地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地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地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地影响 (4)气候对生产和生活地影响 四、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地特点 (1)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地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区:亚洲地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b)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地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气候过于潮湿地雨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 终年寒冷地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沿岸 地势高峻地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 2、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地影响 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地主要分布地区。
。
(1)世界三大人种地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地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地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地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地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世界主要地语言(联合国地工作语言)地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欧洲地西部、北美洲、亚洲地南部等
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地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地语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地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产生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地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地北部和东部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地东部和东南部 (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地一派) (三)聚落
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地差别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地关系 (1)聚落形成与发展地主要因素: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地关系 3、保护世界遗产地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地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地损失。
五、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地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1)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地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 人口超过1亿地国家。(10个)
(3)地跨两洲地国家:埃及(亚洲非洲)、土耳其(亚洲欧洲)、俄罗斯(亚洲、欧洲)、美国(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马(南美洲、北美洲)
(4)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地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地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地,有地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地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5) 领土:国界范围内地领陆、领水和领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地差异分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地发展水平差异。— (南北差异)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地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地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地经济差别。 3、国际合作
联合国 总部 — 美国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6个主要机构 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 — 瑞士日内瓦 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和平、友谊、进步 国际红十字会 人道主义
七年级下册
六、 我们生活地大洲----亚洲 (一) 自然环境
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地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地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7、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8、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9、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地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地海洋。原因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