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 号: 工程名称:神华国华爪哇7号2*1050MW燃煤发电工程 编制单位:神华国华爪哇7号2*1050MW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建筑工区 批 准: 安 全: 质 量: 工 程: 审 核: 编 制: 出版日期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版 次 目 录
1 作业任务 .......................................................................... 1 2 编写依据 .......................................................................... 2 3 作业准备和条件 .................................................................... 3 4 作业方法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 5
5 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 9 6 技术资料要求 ..................................................................... 12 7 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文明施工标准 ..................................... 12 8 有关计算及其分析 ................................................................. 16 9 附录 ............................................................................. 19
1 作业任务
1.1 作业项目概况及范围
神华国华爪哇7号2*1050MW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万丹省,建设规模为同期建设2×1050MW燃煤发电机组。本工程±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2.30m,场地平整后自然地面标高约为绝对标高-0.20m。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书,结合厂区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底部荷载及地基处理方案和现场基坑试挖后边坡土方的稳定性观测,对厂区部分基础埋深超过5米建筑物基坑土方施工编制此施工方案。
岩土体工程特性综合评述一览表
工 程 地 质 层 时代及岩土 成因类型 深灰色、黄褐色,稍密状态,湿~饱和,主要为淤泥回填形成,以粘性土为主,可见植物根系。层厚为Q4 s分布 岩土体特征 地段 名称 工程地质评价 层号 该层非均质,结构局部 松散,厚薄不均,分布 工程地质性质差。 ① 素填土 0.30~2.80m,层底埋深-1.59~0.58m。 0.30~2.80m,层底高程全新统海陆交Q4 mc②淤泥;②-1淤泥质粘土;②-2粘土;②-3中粗砂;普遍②-4混珊瑚碎屑淤泥,层底高程-18.91~-1.48m 分布 该层非均质,结构松散,厚薄不均,工程地质性质差。 ② 互相沉积层 属中低压缩性,中Q3al+pl 统冲洪③④ 积层 ③中粗砂;③-1中粗砂;③-2粉质粘土;④粘土; ④-1中粗砂;④-2粘土,层底高程-29.60~-4.40m 普遍 高强度地基土,可分布 作为天然地基浅基础持力层。 属极软岩,中高强强风化玄武岩:灰、灰褐色,斑状结构,块状结构,火山喷β 出岩层 岩芯呈碎块、短柱状,锤敲易碎,该层层厚0.40~11.00普遍 度地基土,可作为分布 一般建筑物的桩基米,层底埋深25.30~52.00m,层底高程-51.53~-24.12m 础持力层。 结合施工图纸,厂区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土层为①层素填土和②层淤泥质粘土层。其中①层素填土为新近堆填,结构松散,不利于坑壁稳定。②层经过地基预处理,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性质较好。基坑周边地势开阔,场地内无地下管线、建筑物及道路,可进行放坡开挖,,不需要进行支护。
场地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拟建厂址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上部填土、淤泥、中粗砂地层中,其补给来源于海水、地表水、大气降水。而本工程②层淤泥质粘土层经过地基预处理(抽真空及堆载处理),因此本方案无需进行降水,坑内积水采用基坑底设置排水盲沟及集水井眀排方式排除。
本工程作业范围主要包括循环水管、循环水管沟、循泵房、曝气池、#1、#2转运站、煤水沉淀池等基础土方开挖、回填。
2 编制依据
a、《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b、《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12) c、《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d、《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DL/T 5210.1-2012 e、《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f、《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年版) g、《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h、神华国华爪哇7号2*1050MW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勘察报告
i、有效的图纸会审纪要、业主下发的有效的设计变更单和工程联系单等
3 作业准备和条件
3.1技术准备
a、施工图纸已会审,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审查图纸,熟悉会审纪要,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以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实际情况,收集已建、在建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针对本工程特点,学习分析以往工程中的成功做法,对其中的施工工序、施工工艺质量及关键部位的特殊处理措施等择优选用,编制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选择高效施工设备,组织严密,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施工进度安排高效、合理,施工区段划分科学,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b、技术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及材料进场复试检测。 c、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人员应对管理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d、搞清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与走向,提前办理开挖前会签手续;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摸清工程场地情况,做好土方堆放地点及运输线路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e、测量人员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水准高程及坐标位置,做好工程控制桩的测量定位,同时作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并作好标示加以保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