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微的职位谦称
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令尊
献丑: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时,表示自己能力不济却敢于表现。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 很多。
高抬贵手: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 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夫妻双方去世称:丧偶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庠序 同学称:同窗 对跛子讲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走!” 对聋子表示照顾,说就讲“你耳背,请往前坐!” 老张长得胖,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是长得“精干”
为终老准备的棺木是“寿材”。
“死亡 ”称谓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
佛道徒之死:涅槃、圆寂、升天、坐化、羽化、仙游等。
尊长之死:仙逝、长眠、长逝、西去、寿终等。 一般人之死:亡故、过世、谢世、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英雄之死称牺牲;烈士之死称就义; 为国之死称捐躯;救人之死称献身; 遇险之死称罹难;公务之死称殉职; 罪犯之死称毙命;突然病死称暴亡; 病榻之死称断气;师长之死称千古; 他乡老死称客死;短命之死称夭亡。
一、成语中的敬辞
不吝赐教: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 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 时用,不能用于自己)。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
5 / 8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 形容非常谦虚。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 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二、成语中的谦辞
1、爱莫能助:本指可惜呀,没有谁能帮助你呀。后来转而表示虽然对他人十分同情,却由于能力或条件所限而无法帮助。如,您邀我合资经商,我理当从命,但我财力有限,实在爱莫能助。
2、百身莫赎:即使使用自己一百次生命,也无法抵消或赎回这一过错或遗憾。如,父母相继去世,儿女们心中的遗憾百身莫赎。
3、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4、报乏琼瑶:想要报答却又缺少有价值的东西。如:您对我恩深似海,可我报乏琼瑶,深感愧疚。
5、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6、敝帚自珍:本指自己的破扫帚当作宝贝一样爱惜,喻指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很珍爱。如,我所写的拙作多有粗疏,然敝帚自珍,还想再行修改,以求长进。
7、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8、不材之木:本指不能成材的树木,常作自谦之词,指自己才能平庸。如:对您的厚爱,我深表感谢,但我是不材之木,恐怕有负先生的厚望。
9、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10、不足挂齿:“不足”即不值得,“挂齿”即放在嘴上讲。意思是不值得一提。如,这区区小事,实在不足挂齿。
11、才疏学浅:才识不够深广,学问实在浅薄。
如,我实在是才疏学浅,自愧不如呀!
12、诚惶诚恐:原为敬辞,是封建时代奏章中的用语,表示对皇帝既忠诚虔敬,又惶恐不安。后用来谦称自己做事有诸多忧虑,非常谨慎。如,我自从任职以来,诚惶诚恐,生怕有愧于大家。
13、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14、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15、地主之谊:“地主”指当地的主人,“谊”是“义”的通家上。即“责任、义务”的意思。指招待客人,这是当地的主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如,欢迎高贵的客人来到我们这里,我一定尽地主之谊。
16、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17、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18、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19、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20、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21、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20、管窥蠡测:”“管”指竹管,“窥”,即看的意思,“蠡”指用贝壳做得瓢或瓠瓢,“蠡测”是指用瓢来舀测海水,本意是指从竹管中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用来喻指眼界狭小,见识浅短,对事物了解片面,认识浅薄。如,我才疏学浅,在此妄发议论,难免管窥蠡测。
21、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
22、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23、、硁硁(kēng)之见:出自《论语·子路》:“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意为粗鄙
6 / 8
浅薄的见解。用作自谦,形容粗鄙浅薄的意思。如,我的硁硁之见,恐见笑于大方之家。
24、滥竽齐门(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中滥竽充数的故事,后用作自谦之词。指本无才能却占据其位。如,我才疏学浅,与大家一起共事,真是滥竽齐门。
25、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26、命途多舛:“命”即命运,“途”指经历,“舛”为背离、不一致之意。指命运和经历常与自己的主观愿望背离、不一致。常用作叙述自己遭遇时的谦辞。如,我这些年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如,他近年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27、驽马铅刀:“驽马”指劣马,“铅刀”指用铅做的刀,铅的硬度很低,铅刀无法锋利。借以比喻能力微薄,才识平庸。如,我才微学浅,驽马铅刀,恐不能担此重任。
28、抛砖引玉:表面意是自己拿出来展示的只是一块砖,而引起对方拿出展示的却是一块美玉。借以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如,我先谈一下自己的拙见,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29、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30、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31、犬马之养:出自《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后人将“犬马之养”用为供养父母的谦辞,指自己供养父母做得不太好。如,我无能,犬马之养不能尽意,实在惭愧。
32、容膝之安: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本指可以立足的安身之地,常用来谦称自己的居处狭小。如,我退休后在一小城,虽无豪华居处,但有容膝之安,因此感到满足。
33、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34、率尔操觚:“率尔”是不经意、随便的意思,“操”是持、拿的意思,“觚” 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版(木简)。本意是褒义的夸奖之词,指随手拿起一块木简就可以写出好文辞,形容作者文思敏捷。后来又演变为一个贬损之辞,常指轻率下笔、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 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4、张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草率成文。多用此意为自谦。如,我的这篇拙作,率尔操觚,不成体统,望您不吝斧正。
35、忝tiǎn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36、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37、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38、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39、心颜无措:“心颜”指心情与脸色,“无措”指无处放置、不自然。意思是由于惭愧而感到心理上放不下,脸色上不自然。如,您过奖了,我理当尽力而为,您如此厚爱我,真让我心颜无措。
40、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41、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对某项事情,有一些见解的意思。多用在提出意见方面,是开首或结尾时的自谦语。
42、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43、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44、一知半解:知识浅薄,只知道一些皮毛的意思。可作自谦学识不广博之用。
45、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也作“愚者一得”。
46、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文言固定句式
1、项王未有以应 有什么可以拿来??的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2、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的 军中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请允许我舞剑助兴。
3、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有?? 7 / 8
善律历 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的地方,没有??的办法,没有条件?? 张苍本来就喜欢图书,他什么书都读,什么学问都精通,而且尤其擅长音律和历法。
5、比及来年麦秋,人民尽应饿死 等到??的时候 6、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
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8、你奈我何? 把(拿)??怎么样(办) 9、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把(拿)??怎么样(办) 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10、今日之事何如? 怎么样、怎么办 今天的事情怎么样?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恐怕(该不会)??吧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有所不同吧?
12、日食饮得无衰乎? 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13、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么衰颓啊!
1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何等、多么 官吏吼叫得多么凶恶,老妇啼哭得多么凄苦。 1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只怕)??吧 大军长途奔袭,筋疲力尽。而郑国早已有了准
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16、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该责备你吧?(过:责备。是:代词,复指你。)
17、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这样以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18、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 19、救赵孰与勿救?
救赵和不救赵相比,哪个对我们更有利? 20、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哪里比得上?? 与其坐着等死,哪里比得上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为什么??呢? 2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2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里用得着??呢? 哪里用得着飞到几万里的高空再向南方飞去呢?
2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宾语前置 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
25、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我在北方听说你在造云梯,将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过错吗?
2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不是??吗?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27、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8、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认为 8 / 8
然而见识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己认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
29、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把??当作?? 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30、楚人有涉江者 有(个)??的人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3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怎么能够??呢? 我怎么能够低头弯腰去侍奉那些有权有钱的“贵人”呢?
3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能够??呢? 3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能够知道??呢? 3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 难道??吗? 我(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唯独害怕廉颇将军吗?
35、岂独伶人也哉? 难道??吗? 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36、直好世俗之乐耳! 只不过??罢了 只不过喜好当下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 37、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只是??罢了 38、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是??还是??还是??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是真的呢?
39、夫子之谓也 说的就是?? 说得就是夫子(指孟子)您吧。(“夫子之谓”是“谓夫子”的倒装。)
40、其李将军之谓也!大概说的是??啊(吧)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41、王庶几无病乎? 大概 42、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 希望 伸颈南望说:“希望能赦免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