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n??1; b.?con??1II; c.?con??1????a.?con??1; b.?con??1II; c.?con??1????pcII; d.?con??12。
pc17、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pcII为( )
; d.?con??12。
pc1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a.(?con??11)AP/A0; b.(?con??11)Ap?An; c. (?con??11)AP/A0; d. (?con??11)Ap?An。
I为( )
19、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a.(?con??11)AP/A0; b.(?con??11)Ap?An; c. (?con??11)AP/A0; d. (?con??11)Ap?An。
pcI为( )
2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coII为( )
a.c.
(?con??1)Ap??15As; b.
(?con(?con??1)Ap(?con??1II)ApA0A0; d.
Apn??1)AA0;
。
2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coII为( )
a. c.
(?con??1)Ap(?conA0??1)Ap??15AsAn; b.
(?con??1II)ApAn(?;
??1)ApAn; d.
con。
22、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加荷至混凝土预压应力被抵消时,此时外荷载产生的轴向拉力N0为( )
a.?pcIIA0; b.?pcIA0; c.?pcIIAn; d.?pcIAn。
2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开裂,此时外荷载产生的轴向拉力Ncr为( )
a.(?pcII?ftk)An; b.(?pcII?ftk)A0; c.(?pcI?ftk)An; d. (?pcII?ftk)A0。
24、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能力与变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是( )
a.提高了; b.相同; c.降低了。 (三)判断题(答案见后面)
1、预应力混凝土与同条件普通混凝土相比,不但提高了构件的抗裂度,而且提高了正截面的强度。 ( )
2、先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 ( ) 3、后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并结硬后张拉预应力钢筋。 ( ) 4、部分预应力是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截面混凝土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 )
5、全预应力是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允许两面拉应力和开裂,其分为两类:一关指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预压混凝土正截面的拉应力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另一类指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预压混凝土
正截面的拉应力不超过规定的限值;但当裂缝出现时其宽度不超过允许值。 ( )
6、无粘结预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伸缩、滑动自由,不与周围混凝土沾结的预应力。 ( )
7、对锚肯的要求是安全可靠、使用有效、节约钢材及制作简单。 ( ) 8、低强度的钢筋也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中。 ( )
9、规范规定预应力结构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 ) 10、张拉控制应力?con越高越好。 ( ) 11、张拉控制应力?con只与张拉方法有关系。 ( ) ( )
12、采用两端张拉、超张拉可以减少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
13、钢筋应力松弛是指钢筋受力后在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钢筋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的现象。 ( )
14、先张法构件计算的预应力总损失不小于80N/mm2,后张法构件计算的预应力总损失不小于100N/mm2。 ( )
1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是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按后张法制作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
16、完成第一批损失时,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con??1I????为?con??1I。 ( ) 17、完成第一批损失时,先张法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con??1I)ApA0An(?con??1I)AppcI,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后张法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 ( )
18、施加预应力可以提高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 ( )
19、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可靠性,除要进行构件使用阶段的承载力计算和裂缝控制
验算外,还应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以及后张法构件端部混凝土的局压验算。 ( )
20、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混凝土示被压坏,混凝土的法向压应力
?cc?0.8fck ( )
/21、后张法构件端部发生局部破坏时混凝土的强度值大于单轴受压时的混凝土强度值,增大的幅度与局压面积周围混凝土面积的大小有关。 ( )
22、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是一样的。 ( )
23、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与同条件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一样。 ( )
24、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比同条件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提高了0.05NP0。 ( )
25、预应力受弯构件裂缝控制验算只需进行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 ( )
26、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不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外荷载产
生的向下挠度;另一部分是预应力产生的向上变形(反)。 ( )
27、预应力受弯构件在进行施工验算时,不仅必须控制外边缘混凝土的压应力,而且还必须控制预拉区外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 ( )
/28、??2as是为了保证破坏时预应力受压钢筋达到屈服。 ( )
(四)问答题(答案见后面)
1、什么是预应力混凝土?为什么说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无法利用高强度材料,较难建造起大跨度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又怎样?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预先检验过的结构”这种说法对吗? 4、对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哪些?
5、什么是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预应力混凝土中的钢材和混凝土的性能分别有哪些要求?为什么? 7、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之间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8、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要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9、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什么要规定张拉控制应力的上限值?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张拉控制应力是否有下限值?
10、为什么先张法的张拉控制应力的允许值比后张法规定的高些?
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损失包括哪些项目?如何分批?每一秕损失在计算中是如何应用的?
12、影响收缩和徐变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计算这项损失时的混凝土预应力是指哪一位置处的值?
13、什么是钢材的应力松驰?松弛损失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超张拉(短时间的)可减小松驰损失? 14、换算截面A0和净截面A0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计算施工阶段的混凝土应力时,先张法构件用A0,后张法构件用净截面An?而计算外荷载引起的截面应力时,为什么先张法和后张法构件都用A0? 15、如果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构件的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一样,当加荷至预压应力?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构件的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钢筋应力?p是否相同?为什么? 16、施加预应力对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有何影响?为什么?
17、在受弯构件截面受压区配置预预应力筋对正截面抗弯强度有何影响?
18、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是否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相同? 19、轴向力和预应力对构件的斜截面抗剪强度的什么影响到? 20、预应力曲线(弯起)钢筋的作用是什么?
21、计算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预应力引起的反拱和因外载产生的挠度时,是否采用同样的截面刚度?
2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抗裂计算中,为什么要考虑非预应力钢筋的影响?
23、为什么要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施工阶段的抗裂度和强度验算?怎样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作施工阶段验算?
24、什么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它的优越性是什么?
2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非预应力钢筋对预应力损失及抗裂性是有利还是不利?
26、什么是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传递长度内的抗裂能力与其他部位有何不同?何时考虑其影响?
pc?0时,
27、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其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抗裂缝验算应满足什么要求?
二、计算题
后张法18m预应力混凝土屋架下弦杆。
设计条件:
(1)混凝土截面为250mm×160mm,孔道2φ55如图1-9-1所示; (2)材料选用
混凝土:C40(fc?19.1N/mm2,ftk?2.39N/mm2,?c?3.25?104N/mm2); 预应力钢筋:采用1×7标准型,φS15.2的钢绞线
(fptk?1860N/mm2,fpy?1320N/mm2,?s?1.95?105N/mm2);
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335的钢筋
(fyk?335N/mm2,fy?300N/mm2,?s?2.0?105N/mm2);并按构造配置了4?12(AS=452mm2);
(3)杆件内力
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拉力NGK=320kN,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拉力NQK=95 kN,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c?0.7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q?0.5。
(4)张拉时混凝土强度 f/cu=40N/mm2,f/ck=26.8N/mm2。 (5)张拉控制应力。 ?con?0.75fptk2?0.75?1860?1395N/mm。
(6)张拉工艺
后张法一端张拉,采用OVM锚具(直径120mm),孔道为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则K=0.0015m-1,
??0.25。
(7)抗裂要求
为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设计要求:正截面受拉承载力确定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并进行裂缝控制验算、施工阶段混凝土压应力验算以及端部锚具下混凝土局压承载力验算。
答案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100N/mm2;80 N/mm2 2、C30;C40
3、?11??13??14;?15;?11??12;?14??15??16 4、75%
5混凝土强度等级;局压面积A1;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A0 6、?pcr??con??1???ftk
7、?ck??8、?ck??pcIIpcII?ftk;??0
cq??pcII?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