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复习学案
编制人:张晓静 审核人:韩来宾 编制时间:2011.9.13 主任签字:
《指南录后序》
一、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一)解释加点字词
1.会使辙交驰,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予更欲一觇北 .....3.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4. 但欲求死 ...
5.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6. 诡踪迹,草行露宿 .....7.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8.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9.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10.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11.文天祥自序其诗 12.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13. 道海安、如皋 14.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15.不复顾利害 16.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二)一词多义 间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2.扁鹊立有间 3.出没于长淮间 4.中间崩倒之声
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6.安得广厦千万间 7.间以诗记所遭 8.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以
1.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2.以资政殿学士行
3.然而隐忍以行 4.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5.挟匕首以备不测 6.几以捕系死 7.以至于永嘉 8.将以有为也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五)
二、拓展训练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 )
A.徉狂 社稷 义愤填膺 娇揉造作 B.藏匿 逮捕 株连九族 高爵显位 C.投缳 慷慨 义气扬扬 以旌其功 D.詈骂 聒噪 重蹈复辙 乘人之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争曲直,屡当死 D.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有为也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 B.莫知计所出 而不知其所止 .. C.而余不得归矣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D.贾余庆献谄于后 溪虽莫利于世 ..
4.下列句子中“之”字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B.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 C.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5.与“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与“谁为哀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D.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7.选出对加点字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抶而仆之 ②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③缇骑按剑而前 ④其疾病而死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8.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子:斯固百世之遇也 .A.今之高爵显位 B.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C.人曾得以隶使之 D.佯狂不知所之者 ..9.句中“于”字用法与意义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不能容于远近 B.忠义暴于朝廷 ..
C.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
2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五)
《五人墓碑记》
一、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一)解释加点字词
1.以旌其所为 2.去今之墓而葬焉 ....3.众不能堪 4.吾之民方痛心焉 ....5.佯狂不知所之者 6.轻重固何如哉 ...
7.亦以明死生之大 8.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10.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11.人皆得以隶使之 12.安能屈豪杰之流 ...13. 不能容于远近 14..其疾病而死 ....15. 缇骑按剑而前 16.视五人之死 ..(二)一词多义 如
1.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2.劳苦功高如此
3.固不如也 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6.其如土石何 发
1.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2.兰舟催发 3.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于赵王 4.今王发政施仁
5.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6.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7.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8.发其志士之悲哉 9.野芳发而幽香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2.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3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五)
(四)课文填空
1.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 , ?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人皆得以隶使之, , , ?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 二、拓展训练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离娄下》) 1.与“之祭者,乞其余”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B.而良人未之知也 .C.卒之东郭墦间, .D.又顾而之他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B.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C.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3.与“则必餍酒肉而后反”中的“则”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
B.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C.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4.对下列句中的“也”字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④而良人未之知也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
4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五)
1.B.代词,这或那件事(ACD均为动词,到,往)
2. C.名词,适当的场所或位(ABD均为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等)
3.B.表承接的连词,表假设关系的结果,可译为“就、那么”(A.却,转折连词;C.假设连词,可译为“若、如果”;D.副词,用于加强判断,可译为“就是”) 4.①④表陈述语气,②③表判断语气,故选B 译文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的,喝得醉醺醺的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他丈夫说过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5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