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题,根据箭头的指向可看出,A为水汽输送环节,由此可以实现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及水汽调节。
第(3)题,水循环得以实现的内因是在常温下水可以进行三态变化,而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能。
第(4)题,B位于沿海地区,若在B处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可能会引起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西岸地下含水层潜水水位高于河流水面,因此会出现地下水补给河流水,而东岸是河流水位较高,所以会出现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答案:
(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地表径流
(2)水汽输送 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水分平衡 (3)太阳辐射能 (4)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5)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15.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
(2)在a和b两个补给区中,有利于大气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地区代号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利用上讲,C层地下水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它分布的地区地质构造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循环角度讲,受到污染后更新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中信息,使A层地下水受污染的污染源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若对A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可能引起的直接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意义。由图知:①图示地区水资源类型有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存在补给关系;②a、b两地区,a地区植被良好,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③城市区存在着对地下水的污染;④A、C两含水层,A较浅,C较深。第(1)题,解答时注意地下水位。第(2)题,注意a、b之间在植被及坡度上的差异。第(3)题,注意C含水层与A含水层之间的区别。第(4)题,A层埋藏浅,水更
新循环快。第(5)题,城市大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第(6)题,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后果。
答案:
(1)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湖泊水补给地下水 (2)a 地表平缓,植被茂密,有利于地表水下渗
(3)埋藏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小,流量稳定,水质好,不易受污染 自流盆地(向斜)
(4)A 埋藏浅,循环快 (5)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6)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引起地面沉降、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区可引起海水入侵,水质变坏。
16、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2)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3)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答案:
(1)地表径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降水(人工降水);下渗(破坏植被等);陆地水的蒸发(围湖造田等)
(2)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3)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