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Ⅱ》教学大纲
第二编 秦汉文学(总25学时)
第一章 秦代文学(3学时) 重 点:掌握《吕氏春秋》、李斯政论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秦代文学简述
一、文化的专制政策与毁灭文化的举措 二、文学的冷落 秦代政论文 一、《吕氏春秋》 二、李斯的散文 研析篇目:《谏逐客书》 阅读篇目:《察今》
汉代文学绪论(1学时)
重 点:掌握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 一、汉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二、汉代文学综述
第二章 两汉散文(11学时)
重 点:理解贾谊、晁错政论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掌握《史记》、《汉书》的主要内容以及文学成就。
第一节 两汉政论文 一、西汉政论文 (一)贾谊的政论文 (二)晁错的政论文 (三)其他政论文 二、东汉政论文
(一)王充及其《论衡》 (二)其他政论文7 第二节 两汉史传散文 一、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二)《史记》的结构、体例 (三)《史记》的文学成就 (四)《史记》的风格特征 (五)《史记》的地位与影响 二、班固与《汉书》
(一)班固与《汉书》的成书 (二)关于《汉书》 (三)《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三节 两汉其他散文
21
一、西汉书信体散文
二、东汉叙事散文:碑文和游记 研析篇目:《过秦论》、《论贵粟疏》、《项羽本纪》、《苏武传》 阅读篇目:《淮南子》、《天人三策》、《潜夫论》、《昌言》《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三章 两汉辞赋(5学时)
重 点:了解汉赋的起源及其体制特点、汉赋的主要作家、汉赋的分类与流变。 第一节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一、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第二节 东汉辞赋
一、班固与京都赋的崛起 二、抒情赋的勃兴 第三节 汉赋的地位 研析篇目:《鵩鸟赋》、《七发》、《子虚、上林赋》、《刺世疾邪赋》 阅读篇目:《两都赋》、《归田赋》
第四章 两汉诗歌(5学时) 重 点:掌握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乐府诗 一、乐府的概念 二、汉乐府的内容
三、汉乐府的特色与成就 第二节 文人诗歌
一、文人诗歌的发展轮廓 二、《古诗十九首》 (一)概念 (二)内容 (三)艺术成就 研析篇目:《战城南》、《上邪》、《江南》、《东门行》、《白头吟》、《上山采蘼芜》、《行行重行行》、《今日宴良会》
阅读篇目:《陌上桑》、《十五从军征》、《涉江采芙蓉》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总23学时)
绪 论(2 学时)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一、文学自觉的标志
二、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三、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四、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五、新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社会、文化概况
22
一、乱世与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二、门阀制度与寒士的不平 三、玄学与魏晋风流 四、佛教与佛经翻译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建安、正始文学 二、两晋文学 三、南北朝文学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5学时) 重 点:掌握建安文学的特点,三曹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简单了解“七子”的诗歌创作;掌握阮籍、嵇康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与他的诗歌 二、曹丕与七言诗 第二节 曹植
一、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二、曹植诗歌内容 三、曹植诗歌艺术成就 第三节 建安七子与蔡琰 一、建安七子 二、“七子之冠冕”王粲 三、蔡琰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建安风骨 一、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理想 二、人生短暂的哀叹 三、强烈的个性表现 四、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二、阮籍和嵇康 研析篇目:《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送白马王彪》、《七哀诗》、《悲愤诗》、《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阅读篇目:《蒿里行》、《步出夏门行》、《野田黄雀行》、《杂诗?仆夫早严驾》、《咏怀诗?驾言发魏都》
第二章 两晋诗坛(2学时)
重 点:掌握潘岳、陆机、左思等的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一节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一、陆机、潘岳与太康诗人 二、繁缛的太康诗风 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 一、左思的《咏史》
23
二、刘琨的《扶风歌》 第三节 郭璞和永嘉诗人 一、游仙诗溯源
二、郭璞的《游仙诗》 第四节东晋诗人
一、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二、东晋的玄言诗 研析篇目:《咏史?郁郁涧底松》 阅读篇目:《咏史?皓天舒白日》
第三章 陶渊明(3学时)
重 点:掌握陶渊明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一、陶渊明的生平
二、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三、魏晋风流的代表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一、陶诗题材的分类 二、田园诗的内容 三、咏怀诗与咏史诗 四、行役、赠答与哲理诗 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一、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二、陶诗具体的艺术特色 三、陶诗的艺术渊源
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一、《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 二、《归去来兮辞》与文学中的回归主题 三、《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 第五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一、诗人陶渊明的被发现 二、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三、酒与菊 研析篇目:《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咏荆轲》、《归去来兮辞》
阅读篇目:《桃花源记并序》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3学时)
重 点:掌握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一、吴歌与西曲 二、清丽缠绵的格调 三、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 四、《西洲曲》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