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默写】
1. 《登岳阳楼》中作者以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来表达多年的梦想实现的情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的诗句是 , 。
2. 《登岳阳楼》中作者在苍老的暮年登上向往的岳阳楼后见到了 , 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3. 《登岳阳楼》中以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渗透着诗人的胸怀,被认为“雄跨今古”的诗句是 , 。
4. 洞庭湖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孟浩然曾咏叹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而杜甫在《登岳阳楼》也曾称赞过它 , 的壮美景象。
5. 《登岳阳楼》中描写自己漂泊异乡,思念故土的凄苦之情的诗句是 , 。
6. 《登岳阳楼》中作者登楼后见到洞庭湖汪洋浩淼的景象,不由得产生了 , 个人身世之感。
7. 《登岳阳楼》中描写诗人在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万分压抑,形象地显示出其精神痛苦的诗句是 , 。
20、李凭箜篌引 李贺 【原文】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8. 《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遭际联想到 的国事,直接抒发了 【情境默写】 的痛苦情感,余韵无穷。
18、石头城 唐代:刘禹锡 【原文】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19、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17
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4、《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5、《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6、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7、《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一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 8、《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一句是芙蓉泣露香兰笑。 9、《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0、《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吴丝蜀桐张高秋”。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李凭中国弹箜篌”。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这里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诗人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11、《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如带露的芙蓉,似盛开的兰花,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12、《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13、《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14、《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梦入神山教神妪”;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15、《李凭箜篌引》中“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2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原文】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18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22、锦瑟 李商隐
2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24、虞美人(春江秋月何时了)李煜 25、雨霖铃·寒蝉凄切 作者:柳永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情境默写】
1. 《雨霖铃》中交代了恋人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烘托出凄冷沉郁的气氛的诗句是 , 。
2. 《雨霖铃》中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表现相亲相爱的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的诗句是 , 。。
3. 《雨霖铃》中以描写去留之时的难舍难分,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离人内心的痛苦的诗句是 , 。
4. 《雨霖铃》中以传神之笔描写临别时之情事,营造出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更见内心的悲伤的诗句是 , 。
5. 《雨霖铃》中 , 两句完全是写实,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离别情浓,一边是催促出发,其心理冲突何其类锐!
6. 《雨霖铃》中以白描手法写出了离人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的诗句是 , 。
7. 《雨霖铃》中描写离别之后去路茫茫,道里修远,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的诗句是 , 。
8. 《雨霖铃》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其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的诗句是 , 。
9. 《雨霖铃》中通过预想别后旅途所见的景物,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
10. 《雨霖铃》中描写自古离人伤别是多情使然,面对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更使人难以忍受的诗句是 , 。
11. 《雨霖铃》中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表现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的诗句是 , 。
19
12. 《雨霖铃》中 , 两句既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些典型的景物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
13. 《雨霖铃》中以推想到离别以后多年之中惨不成欢的情况反衬离人思念之苦的诗句是 , 。
14. 《雨霖铃》中描写诗人愈想愈远,愈远愈悲——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的诗句是 , 。
15. 《雨霖铃》中描写诗人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来烘托其离别之苦的诗句是 , 。
16. 《雨霖铃》中描写诗人离别后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充分地表现出真挚深沉的情爱和凄苦难言的相思的诗句是 , 。
26、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原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2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28、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29、登快阁 黄庭坚 【原文】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译文】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30、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 【原文】
20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1、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原文】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情境默写】
1、《苏幕遮》中描写诗人室内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幕遮》中从听觉的角度烘托人物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幕遮》中把荷花写得出神入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幕遮》中诗人由眼前的荷花引出深沉的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幕遮》中以空间的转换抒写羁旅愁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幕遮》中以虚幻的梦境抒写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