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实证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
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Comte)的哲学。孔德生长的时代,正是一个宣扬理性主义及科学思想发端的时代,在“科学万能”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对形而上学产生怀疑,逐渐以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事物,探求事实的本原和变化的现象。
实证主义又称实证论,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孔德在其所写的《实证哲学》一书里,认为人类进化分成三阶段:
一是神学阶段,盖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来解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
二是玄学阶段,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阶段,解释一切现象;
三是实证阶段,也就是科学的阶段,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的资料,探求事物彼此的关系,此法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证主义反对神秘玄想,主张以科学方法建立经验性的知识。这种思想恰巧与柏拉图的理型论相反,柏拉图认为只有观念才是真实的,感官都是虚幻的。
逻辑实证主义
19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结合实证主义中重经验的学说和符号逻辑学说,成为逻辑实证论。符号逻辑就是将代数的方法和符号,应用在逻辑上。这种理论运用逻辑,达成具有像数学那样明显和确实的结论。
马赫主义
马赫主义,Machism。亦名“经验批判主义”, 本质上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产生并流行于德国、奥地利以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以其创始人E.马赫而得名。另一位创始人为R.阿芬那留斯,其代表作为《纯粹经验批判》,因此马赫主义又被称为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看作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认为作为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觉经验。从这一立场出发,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作业假说,它们只有方便与否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马赫主义曾吸引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并在当时的工人运动中有一定的反映。列宁曾写《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对其作了系统的批判。
马赫是博学的自然科学家,卓越的科学史家,世界上第一位科学哲学教授。他一生最大的兴趣就是观察、理解自然界,在光学、声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中都有许多重大贡献,较早地系统地批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为相对论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准备。马赫的学术生涯是从物理学开始,经过科学史,然后到达哲学。他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各门科学统一的基础。他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1883)、《感觉的分析》(1885)、《我的自然科学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和同时代人对它的态度》(1901)、《认识和谬误》(1905)等。
实用主义
-可编辑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