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西专用】高考语文问题诊断与突破学案6第2章 文言文阅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5:26: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案6 如何掌握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

学案略语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做好断句题,要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此断句能力高低,成了判断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1. (2013·江西)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予闻之,戏曰:“子 真 村 落 人 也 知 村 落 之 状 为 真 予 不 饱 文 遂 以 子 之 言 为 图 为 记 以 偿 我 久 逋 之 文 债 可 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

/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答案 B

解析 “也”为句末语气词,其后可以断句,由此可以排除A项和D项。“村落之状为真”在这里作动词“知”的宾语,其后可断句;“不饱文”是人称代词“予”的谓语,其后可断句;“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表目的,是完整的一句话,其前可断句,由此可以排除C项。 参考译文

我听了,开玩笑说:“您确实是村落里的人啊,知道村落里的真实状况,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就用您的话为这幅图写一篇记吧,来补偿我拖延了很久才写文章的债可以吗?”华先生笑着说:“这就是所说的一根小草化为一丈六尺的金身,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那时天很寒冷,我随着他的介绍,呵着气写成了这篇文章。 2. 用(/)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_之_履_平_地_而_不_与_洼_适_也_及_其_久_则_洼_者_若_平_至_使_久_而_即_乎__其_故_则_反_窒_焉_而_不_宁_故_君_子_之_学_贵_乎_慎_始。

(刘蓉《习惯说》)

答案 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参考译文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

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3.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_王_旰_食_日_不_暇_给_今_四_郊_多_垒_宜_人_人_自_效_而_虚_谈_费_务_浮_文_妨_要_恐_非_当_今_所_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问题反思

你在做文言断句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略。

【问题剖析】 “自我诊断”第3题 现场答案

剖析 在“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中断错了,应为“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原答案断句显然不通,属硬断。宜断后自检,定能发现其不通之

处。

参考答案 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参考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和太傅谢安一起登上冶城,谢安悠闲地凝神遐想,有超尘脱俗的志趣。王羲之就对他说:“夏禹操劳国事,手脚都长了趼子;周文王忙到天黑才吃上饭,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现在国家战乱四起,人人都应当自觉地为国效劳。而空谈花费政务,浮辞妨害国事,恐怕不是当前所应该做的吧。”谢安回答说:“秦国任用商鞅,可是秦朝只传了两代就灭亡了,这难道也是清谈所造成的灾祸吗?” 【破解之道】

文言断句的主要策略是:先明内容,后用方法。即前提是弄清文段的意思,准确把握文段的内容与层次,然后根据文段的特点,注意运用一些断句的规律、方法来断句。常见的断句方法有: 1. 从特殊标志词切入 (1)句首标志词

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等。

②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 ③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等。

④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彼、此,等等。 ⑤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

【江西专用】高考语文问题诊断与突破学案6第2章 文言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3nlc79afc4m0xd0pw4b4c2db011w500m7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