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西专用】高考语文问题诊断与突破学案6第2章 文言文阅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8:39: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比韩愈更出色的了。他完全改变了古人(文章)的形式,虽然有模仿,却无法找到它的(模仿的)痕迹。其他虽然在学习古人方面非常擅长,但痕迹却不能抹却。扬雄、柳宗元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因为他们文章的形式在模拟古人方面有些拘泥过头。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A.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B.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C.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D.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答案 D 参考译文

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1. 用斜线(/)给下面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人 主 有 二 患 任 贤 则 臣 将 乘 于 贤 以 劫 其 君 妄 举 则 事 沮 不 胜。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

A.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 B.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 C.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 D.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 答案 B 参考译文

君主有两种祸患:如果任用贤人,臣下就会凭借贤名来胁迫君主;如果随意乱用人才,事情就会败坏而不可收拾。所以君主爱好贤才,群臣就会粉饰自己的行为去迎合君主的欲望,这样群臣的真情本意就不会表露出来;群臣的真情本意不表露出来,那么君主就无法来分辨臣下的好坏了。

2.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陵_未_没_时_使_有_来_报_汉_公_卿_王_侯_皆_奉_觞_上_寿_后_数_日_陵_败_书_闻_主_上_为_之_食_不_甘_味_听_朝_不_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答案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 参考译文

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有能超过的。 3. (2013·湖南)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 奉 旨 寻 详 务 在 周 悉 上 搜 旧 闻 傍 摭 遗 逸 按 三 国 虽 历 年 不 远 而 事 关 汉 晋 首 尾 所 涉 出 入 百 载 注 记 纷 错 每 多 舛 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

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首先通读文段,根据标志词和语法结构初步断句。文中“上搜旧闻”和“傍摭遗逸”都是动宾结构,上下对仗,故应在中间断开。“虽……而”是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而”前应该断开。然后再仔细推敲其他地方,逐步断开所有句子。 参考译文

我之前接受了陛下的诏书,让我搜集三国时期不同和相同的史料来补注陈寿的《三国志》。陈寿书中的批评议论值得看,事情多周密正确。实在像一座适宜游览观赏的园林,是近代难得的一部史书。但是缺失在于简略,不时有遗漏的地方。我奉圣旨审慎查考,力求详尽全面,上溯历史搜寻过去的见闻,拾取遗事逸闻。考察三国虽然经历的年岁不长,但事情关联到汉、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相差有一百年。这期间记载注释的史料纷乱错杂,经常有许多相互抵触的地方。

【江西专用】高考语文问题诊断与突破学案6第2章 文言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3nlc79afc4m0xd0pw4b4c2db011w500m7v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