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示范专业
论证报告
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修订)》、《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精神,为了加快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
高我校的办学水平,特提出水利中等职业教育工业与民用建筑
示范专业方案如下: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在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到201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投资增长,必将带动工程建设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给建筑业带来工程建设的空间,还为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即从单纯的工程施工转向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一体化运作。
近年来,山东省建筑业发展迅速,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增大。山东省现有各类建筑企业8000余家家,其中建筑施工企业5700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200余家,监理企业300余家,招标代理企业200余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300余家。山东省建设厅于2006年2月发布了山东省建设行业?十一五?规划,到
2010年底,我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建筑业。
(二)人才需求背景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能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进行工程建设,而且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然而当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施工现场劳务层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工比例较大,需要大批施工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全面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一项十分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目前山东省建筑从业人员达到400余万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40余万人,各类持证上岗人员只有24万多人。山东省将组织实施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采取校企结合、产教结合、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形式,2010年计划完成培训技能操作人员6万人,以后将逐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比例。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是建筑行业的骨干专业。与建筑行业的其它专业相比,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知识面相对较宽,毕业生工作的适应性较强,一直受到建筑施工企业和管理单位的重视,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做好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发展规划,不仅能
满足建筑行业对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而且对深化建筑行业领域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肩负着培养建筑行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计划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年平均招生100余人,符合山东省建筑、水利、交通、市政行业发展状况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项目建设基础与优势 (一)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建筑专业是一个老专业,于1986年开始建立,与历城区建委合作办学,历城区建委在办学资金和就业分配方面给予大力协助,1995年以前,本专业是我校的龙头专业,每年招收两个教学班100人左右。1996年以后,历城区建委不再与我校合作,开始自主招生、自主分配,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明确,对准岗位群需求,教育质量意识强,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在山东省建筑行业享有良好的声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在校生300余人;有专任教师10人,校外兼职教师2人,合计12人;师生比为1:18.5。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2人,占100%。专业基础与专业教师( )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6人,占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