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复位电路
本设计采用的是手动按钮复位。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EST上加入高电平,采用的办法是在REST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EST端,系统复位。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设计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复位电路中SW-PB为手动复位开关,电容Ch1可避免高频谐波对电路的干扰。
因为 MCS-51系列单片机采用高电平复位方式,其内部复位电路如图3-15所示,高电平复位脉冲RST引脚输入到内部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送CPU内部复位电路。CPU在每一个机器周期的S5P2相采样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若为高电平,则强迫机器进入复位状态。为了保证CPU内部各个单元电路可靠复位,RST引脚复位脉冲高电平维持时间必须大于等于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振荡周期)。内部复位电路如图7所示。
图 7 复位电路
可以使用RC分立元件或微处理器监控芯片构成MCS-51单片机的外部复位电路。本设计中采用RC分立元件构成MCS-51外部复位电路,外部复位电路图电路如图8所示。
图8 外部复位电路
按下复位按键K20时,电容C3通过R1放电,当电容放电结束后,RST引脚电位由R1、R2分压比决定。由于R2>>R1,因此RST引脚为高电平,CPU进入复位状态。松开复位按键后,电容C3充电,RST引脚电位下降,使CPU脱离复位状态。R1的作用在于限制复位按钮瞬间电容C3的放电电流,避免产生火花,以保护按钮的触点。
单片机的复位都是靠外部电路实现的,在时钟电路工作后,只要在单片机的RST引脚上出现24个时钟振荡脉冲以上的高电平,单片机便实现初始化状态复位。为了保证应用系统可靠地复位,在设计复位电路时,通常使RST保持高电平。只要RST保持高电平,则单片机就循环复位。 4.5 电源模块的设计
电源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所以,制作一个小巧的可靠的电源就必须对电力资源合理分配。由于本次设计中电源分动力供电和逻辑供电两部分,为了减小干扰,两部分电源应相互独立。其中,电机的动力供电有2596输出,7805稳压供电为单片机提供电源,而NRF24L01工作电压为3.3V所以用ASM1117为其供电。
4.6 L298N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双电机驱动芯片L298N,性能可以满足小车的电机控制要求,而且外
围电路比较简单,稳定性较好,驱动能力够强。能够很好的保证两电机的同步。实物图及接线图如图9和图10所示。
图9 L298N电机驱动模块
图10 L298N电机驱动电路图
其内部包含4通道逻辑驱动电路。是一种二相和四相电机的专用驱动器,即内含二个H桥的高电压大电流双全桥式驱动器,接收标准TTL逻辑电平信号,可驱动46V、2A以下的电机。
4.7 ULN2003
其具有电流增益高、工作电压高、温度范围宽、带负载能力强等特点。
在系统中为步进电机供电。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ULN2003原理图
4.8 LM2596
此芯片具有输出电压、电流大,输出线性好且负载可调,具有过流保
护作用等特点。在系统中为步进电机供电。实物图和原理图如图12所示。
图 12 LM2596
LM2596的线路图如图13所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