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高考生物(山东专用)一轮课时作业:2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3:38: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作业(二十三)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基础练]

1.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A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2.(2019·山西太原一模)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内的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B.突触后膜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只有神经元上才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必然引起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开放

A [神经元内的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突触后膜能实现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效应器上也存在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不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开放。]

3.(2019·河南洛阳一模)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

C [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建立的结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有抑制型和兴奋型,故突触后神经元不一定产生动作电位。]

4.神经元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和传递兴奋。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的膜内外不存在离子的跨膜运输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均需要消耗能量

C.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将突触小泡释放至突触间隙

D.在一个功能正常的完整反射弧中,刺激其中的任何环节均会引起反射活动

B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将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刺激反射弧中的某个环节所引起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反射活动,D错误。]

5.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 [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6.(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会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 B.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膜外的Na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膜内导致静息电位的形成 D.膜内的K通过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B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移走,不会使后膜产生持续电位变化;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产生的;动作电位主要是由Na内流产生的。]

7.(2019·山师附中模拟)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 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

D [根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④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Ⅰ处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Ⅱ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其上的突触后膜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该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8.(2019·河南八市测评)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下图1所示,其中甲位于膜内,乙位于膜外,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电流计均置于膜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K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C [图1中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在静息时,K的分布是内高外低;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且没有兴奋传导,所以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 mV;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②处未处理,局部电流先传导到左侧微电极,后传导到右侧微电极,所以指针发生两次偏转;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当兴奋传导到右侧微电极时能测到电位变化,电表指针会偏转一次。]

9.(2019·山东潍坊模拟)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如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牵张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到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骨骼肌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__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

解析 (1)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中神经中枢位于脊髓。(2)肌梭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而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经α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的同时又经γ传出神经引

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3)由图可知,α和γ传出神经与脊髓中神经中枢连接,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4)根据上述分析,α传出神经兴奋时可引起肌肉收缩,则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会使相应肌肉舒张,以防止肌肉过度收缩受到损伤。

答案 (1)非条件 脊髓 (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正反馈(或反馈) (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 (4)舒张 防止肌肉受到损伤

10.(2019·河南洛阳一模)筒箭毒碱是从南美洲防己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南美洲印第安人曾把它涂于箭头,猎取野兽,动物中箭后四肢麻痹。现在广泛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图甲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的结构)之间的传递,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代表________,其含有的物质通过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Na通道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

(2)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发生的电位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________分解,避免肌肉持续兴奋。

解析 (1)由图甲可知,X代表突触小泡,其内含有的物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由图乙可知,失活关闭状态的Na通道先经过复活成为静息关闭状态才能激活成为开放激活状态,因此失活关闭状态的Na通道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通过Na内流来实现的。(2)Ach是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肌细胞膜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其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所以筒箭毒碱可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3)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可被Ach酯酶分解,避免肌肉持续性兴奋。

答案 (1)突触小泡 胞吐 不能 Na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Na内流等) (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3)Ach酯酶

[能力练]

2021高考生物(山东专用)一轮课时作业:2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1s317d4m6d7jn4l8uv58u602x7bw012l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