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2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教案-2019人教版部编道
法(1)
教材分析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第二课内容。本课内容分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班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民主平等在班集体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正确看待班规制订、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知道班集体离不开个人,个人从班集体中获取了知识和快乐,个人与班集体共成长。
本课内容分为“班规的作用”“班规我们订”“班规重执行”“班规可改进”四大板块。
“班规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班级日常生活、搜索已有的班规,深刻感受班规的作用;“班规我们订”启发学生了解班规的制订应该师生全员参与、民主讨论,班规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制订的程序要规范;“班规重在执行”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班规的执行者、守护者;“班规可改进”旨在让学生正确对待班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亲历班规制订的全过程,形成初步的民主、法治意识,树立自己是班级主人的主人翁意识。 2. 通过讨论、辨析等多样的活动,懂得自己不仅是班规的制订者,更是班规的守护者,执行者。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懂得班级成员不仅是班规的守护者,还是班规的执行者。 2. 培养学生基于生活的道德探究、思辨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制作调查表:我们班有哪些班规。 教学过程
一、寻找班规,了解作用
1. 游戏导入,了解班规。
教师用课前小游戏,引出全班口头表扬的方式,初步感受班规,知道班规的概念:班规是班级共同生活的规则。
2. 话题交流,感受作用。
1 / 5
教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分组交流课前调查,内容为自己收集的关于班规的图片、照片,感受班级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类似的班规,以及这些班规给班级生活带来的好处。
3. 成果分享,介绍收获。
教师结合课前调查单,组织学生开展“我收集到的班规”全班分享会。学生可采用采访视频、照片记录等多种形式,从上课、课间、图书角、植物角、板报、集会等多方面介绍收集到的班规,进一步感知班规。
4. 交流收获,探讨思索。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思考:班规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探讨班规约束着我们的行为,班规让班级生活健康有序,使同学们在班里能愉快、安全地学习与生活。
设计意图:
以“表扬方式”为切入点,让孩子们感受班级生活中常见的约定俗成的一些做法其实就是班规。从熟悉的规定动作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班规。
四人小组从多个角度收集班规,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在我们的班级生活中,有很多的班规。
通过全班的展示与分享,帮助学生关注班规在我们的班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认识到班规的含义,并且了解班规能让我们的集体生活变得更好。
二、搜索交流,读懂班规
1. 比较异同,读懂方式。
教师出示两则班规,学生仔细阅读后,分析两则班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呈现方式的不同:一则是用童谣的方式呈现,一则是用陈述的方式出现。虽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涵盖的内容是相似的。
2. 分类整理,读懂内容。
引导学生从学习、卫生、纪律、礼仪四个方面分析这两则班规,感受班规包含的内容。 3. 互动交谈,反馈引导。
通过“解读班规,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班规涉及到我们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用什么方式呈现,但它包含的内容都是相似的。是为了保证班级生活健康有序,同学们在班里能愉快、安全地学习与生活。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和比较,让学生感受虽然班规的呈现方式不同,但涵盖的内容却是相似的,涉及到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学会从学习、卫生、纪律、礼仪这四个分析班规的内容。
三、合作探讨,制订班规
1. 回顾班规,谁来制订。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回顾,收集到的班规当初是由谁制订的,全班交流我们班的各项班规是怎么订的。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感受到班规可以是老师制订,也可由师生共同制订,还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制订。
2. 学习微课,掌握方法。
教师通过微课让学生了解制订班规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赞成哪些观点,说出理由。并且再次探讨:在制订班规的时候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3. 梳理现成,制订班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梳理已收集到的班规,按学习、卫生、纪律、礼仪等方面归类,并思考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内容。学生分组制定班规。全班交流整合,形成班规。
设计意图:
2
通过具体的班规,回顾制订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规则可以是老师制订的,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制订的,还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制订。这些制订方法都是可以的,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决定由谁制订。
和小组成员一起梳理收集到的班规,从四个方面整理有关内容,并有机补充其他方面的班规,学习将今天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制订班规中去。初步体验班级生活的主人翁精神,培养集体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
以小组的形式制订班规,并在下节课进行讨论,看看哪儿些班规是切实可行的。
3 /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