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成人教育期末考试试卷
《学校体育学》A卷
年级 专业 姓名 分数
一、名词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学校体育学
2. 课外体育活动
3. 课程实施取向
4. 分解法
5. 体育教学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争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简称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针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颁布的最高级别的文件。
2. 2006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启动“ ”。
3. 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 、 、 三个方面。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为主要手段,以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5. 围绕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教学目标分为 、 、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领域。
6. 运动技能掌握的三个阶段包
括: 、 、 。
7. 体育课程实施是试图改变人们关于体育知识、 和 的过程。
8. 课程实施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包
括: 、 、 。
9. 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 、运动技能水平、 、学习和进步程度、运动精神、 等方面。
10. 体育教学计划包括学年体育教学计划设计、 设计、 设计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设计等。
11. 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讲解方式有:直陈式、分段式、 、侧重式、对比式、 、联系式。
12. 体育教学反馈的途径主要包括:测验、 、观察、 。
13. 教学设计的实质是要解决目标、 、评价三个方面的问题。 14. 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体育健身知识类; ;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1. 1913年清政府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教育中没有体育的历史。
2.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新兴学科。
3. 发展动作速度的敏感期是在7-9岁,短时耐力的敏感期是在10-15岁。 4. 体育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追求的标准,也是衡量教学活动效果的尺度。 5. 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6. 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的过程。 7. 在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要向固定器材附近靠拢。 8. 口令是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
9. 体育教学内容区别与其他的教育内容的鲜明特点是,学生不仅通过看、想、听来学习动作,而且更主要的是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来完成动作。 10. 运动技能一旦形成,便不易遗忘。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