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二课 墙上的斑点教师版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0:20: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编者: 刘晓斌 审核: 使用者: 高二年级 时间: 第10 周

1

春第二课 墙上的斑点

【学习目标】

1、体会《墙上的斑点》的人称运用和叙述结构。

2、体会《墙上的斑点》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形式的特点和效果。 3、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墙上的斑点》的人称运用和叙述结构。 2、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勾画重要字词及疑难语句。

2、以“话题”引领“阅读”,以“阅读”感悟“话题”,以“思考与实践”加深“阅读”。

我开口,我表达。我交流,我收获!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的概念。 了解本文的叙述角度及叙述人称。

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能说出对本文主题的看法。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一、 文学常识:(划出重点内容,小组长检查) 1、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评家。女权主义者,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墙上的斑点》是她的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及大量的随笔。她的随笔《一间自己的房间》被认为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代表作。伍尔芙一生都受到忧郁症的折磨,于1941年在苏塞克斯河投水自尽。 2、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以法国现代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为哲学背景,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心理学基础,创作侧重于描绘人类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还有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这三部小说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 二、 整体感知:

1、 给词语注音或写出读音相应的汉字:

簇拥( ) 鬈发( )赝品( ) 脂粉( ) 别墅( ) 芜菁( ) 警tì( ) 呆滞( ) 碗橱( ) 箭镞( ) 古冢( ) 悬而不jué( ) 都铎王朝( )湛蓝( ) 鱼qí( ) 梗条( ) 鸟窠( ) 怂恿( ) 干zào( ) 屹立( ) 鸣啭( ) 纤维( ) 簇拥(cù ) 鬈发( quán )赝品(yàn ) 脂粉(zhī ) 别墅( shù ) 芜菁(wújīng ) 警tì(惕) 呆滞( zhì ) 碗橱( chú ) 箭镞(zù ) 古冢( zhǒng ) 悬而不jué(决 )

都铎王朝(duó) 湛蓝(zhàn ) 鱼qí(鳍 ) 梗条(gěng ) 鸟窠( kē) 怂恿(sǒngyǒng) 干zào(燥 ) 屹立(yì ) 鸣啭(zhuàn) 纤维(xiān ) 2、 请说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

字如其人。写好汉字,请将你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2

第2课 墙上的斑点 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

一、小说的叙述角度与叙述人称各自是什么?这种叙述角度有何好处?

有限视角,第一人称。

可以清晰看到作者的心理变化的流程,亲切,真实。 二、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一共有几次,分别是什么? 共六次:

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2、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4、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7、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

三、读了本文后,谈谈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可否用独特的方式来比较一下二者。(如图画,意识流像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根枝桠就是意识的散发)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

字如其人。写好汉字,请将你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展学生个性,追求教育品质! 高二语文 编者: 刘晓斌 审核: 使用者: 高二年级 时间: 第10 周 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四、文章是否因为使用了意识流,所以就没有主题?说说你对文章主题的看法。

追求自由、男女平等(如对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的讥笑)对和平的向往(如文末,该死的战争)等等。

五、总结:“意识流”小说

小说用了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的方法使得叙述好似用了层层“加法”,显得繁复丛杂。 也正是这些回忆、联想、感受、梦幻、情绪、内心独白构成了人物意识的“流”,这种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就是“意识流”小说。

练练笔:

意识流小说注重探索人的灵魂世界,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层的奥秘。人物的意识流动不受客观时空的限制,有很大跳跃性。按照意识流小说的这一特点,练习写一篇描绘人的心理意识流动的短文。

3

春 我开口,我表达。我交流,我收获! 早上,温暖的阳光中我睁开了眼,不经意间看到了窗台上一只刚刚破蛹而出的小蝴蝶, 字如其人。写好汉字,请将你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4 第2课 墙上的斑点 100 200 300 400 500 字如其人。写好汉字,请将你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发展学生个性,追求教育品质! 高二语文

编者: 刘晓斌 审核: 使用者: 高二年级 时间: 第10 周

5

【课后反思】

我开口,我表达。我交流,我收获!

字如其人。写好汉字,请将你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搜索更多关于: 第二课 墙上的斑点教师版导学案 的文档
第二课 墙上的斑点教师版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54y4aok96rgfk162c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