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下偏差为-2㎜。
(4)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每隔5米设一组。 (5)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四、铺轨操作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
(1)、清理浮碴,挖出轨枕基础,将轨枕放好。 (2)、按中腰线铺设轨道,道轨铺设标准要求执行“钉道质量标准”。
(3)、检查道轨铺设质量时,用卡轨、钢尺检查道轨高低、偏差、内错差、轨枕间距,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必须进行整道处理。
(4)、整轨时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撬棍,以防断棍伤人,扛钢轨行走时要时刻观察前后左右情况,严防碰人,触及风水管及电缆和风筒等设施。
(5)、插入和抽出起道器时,不要把手和脚伸入轨道下面,防止压伤到手脚。
(6)、抬扛钢轨时,两人操作,应同起同放,严禁掇人,防止出现砸腿脚等事故的发生。
(7)使用道锤时,要注意锤头和锤把发生脱节,掉落伤人。
(8)运输道轨时,要捆扎结实,降低重心,杜绝超载,以防掉道,翻车事故。
(9)、使用活扳手紧螺丝时,要使用配套口径的扳手,用力均匀,防止滑落伤人。
(10)、起道、抬道轨、砸道钉时要脚站稳,防止歪倒,打伤脚、腿部。
第三节 铺轨材料的管理
1、工作面设立材料存放点,所有材料必须分类堆放整齐,
工作面必须备有一定数量的材料。
2、认真落实班组核算制度,由材料员建立材料领用台帐,实行材料领用登记制度,班组长及验收员必须加强班组的材料管理,严格控制材料消耗。
第四节 质量检查及验收
1、施工队组建立施工日志。
2、严格按《作业规程》、《煤矿井下铺轨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必须当班返工。 3、验收员要认真把关,不循私情,严格验收。
4、队长、技术员下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章 辅助系统
一、通风系统:
1、采用JBT/2×22对旋式通风机通风,风筒直径为700㎜,采用抗静电胶皮式阻燃性风筒。风机供风为300~400m3/min,风压为2000~4500pa。
二、压风系统:
地面压风机房 — 井筒 —回风联络巷 — 辅助运输大巷 — 工作面
三、照明系统:
工作区域采用防爆灯进行照明,电源为127V,另每个工作人员配一盏矿灯。
四、 通信系统:
在交流室回风巷处安装一部防爆电话,保证与地面调度室、压风机房等机构通信畅通顺利。
五、 运输系统
立井井筒内采用原有绞车提升,钢轨、道木、道碴、道
叉等材料通过立井主提绞车下放,钢轨道叉等长件材料用钩头下放,道木、道碴采用吊桶下放,道碴也可采用下料管下放。
材料下放到立井井底后,通过矿车和JD25KW绞车下放到回风大巷下部车场,再通过回风联巷11.4KW绞车下放到+80水平辅助运输大巷,然后用人工推车到各地点。
第四章 质量保证
一、质量目标:优
二、质量标准化保证措施:
1、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 2、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必须返工,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
3、铺轨工作必须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不得偷工减料。实行挂线施工。
4、实行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好坏与经济挂钩,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实行经济处罚,对工程质量好的队伍及人员进行奖励。
5、全队职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岗位作业规程》、《质量标准化标准》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6、开工前作好本规程的贯彻和交底工作,认真学习本规程,全体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方可上岗作业,同时必须自觉遵守各项制度,杜绝“三违”,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建立入井检身制度,严禁人员携带烟火入井。
7、井下严禁拆卸矿灯,严禁带电检修电气设备。合理
配置电气设备,加强防爆管理,防止过热、防止电气火灾。
8、其它未涉及部份执行《煤矿安全规程》、《+80水平大巷施工作业规程》的相关规定。
Xx省xxxx总公司
Xx矿区经理部
二00x年二月二十三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