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课题 情感态度重视少年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和价值观目标 学能力目标 习 目标 想 知识目标 为什么要有梦想 梦想的定义和作用 如何实现梦想 努力的定义 如何努力 重点 为什么要有梦想 如何实现梦想 如何努力 难点 学法 1
少年有梦 树立人生梦想,理解梦想的重要作用,努力坚持完成梦为什么要有梦想 如何努力 小组讨论 教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们一起谈梦想 说一说你的梦想吧 有梦想就有希望 为什么要有 梦想 原因一: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集体讨论:你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做什么? 原因二: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说一说,少年的梦想有何意义? 少年的梦想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 你有梦想么?插入视频 教师活动 调整 2
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原因三: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你的人生有这种时刻么?突然觉得很迷茫,不知所措突然对未来很担心,不知道后会变成什么样?缺少梦想的指引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从小立志惩奸除恶,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有梦想的人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么做,从来不会迷茫,因为他们有方向。 原因四: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3
“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中国梦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你的梦,就是中国梦 扪心自问:你的梦想与祖国有关么? 名人事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启示我们应该? 活动二: 书法欣赏:你是哪种人呢?有了梦想之后,你是怎么做的?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