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
《必修一》生物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1.长白山上所有的生物应为哪个层次
A.个体层次 B.生态系统层次 C.种群层次 D.群落层次 2.蓝藻、病毒、酵母菌都含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DNA ④核糖体 ⑤核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⑤ 3.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细胞膜和核糖体 4.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那么,异物可能在
A.物镜上 B.目镜上 C.材料中 D.镜筒中 5.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6.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模糊
不清,原因是
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到视野中央 B.没有调节反光镜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7.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
活性,这说明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特点是一样的
C.像病毒这样不具细胞结构的生物存在,说明生命现象不依赖于细胞结构 D.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上 8.大肠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
A.前者有液泡,后者无液泡 B.后者比前者有光合作用的结构 C.前者无成形的细胞核,后者有细胞核 D.前者比后者核糖体多 9.下列术语中,阐述生态系统的是
A.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B.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和
C.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10.在植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
A. C、O B. O、H C. C、 H D.H、O
11.下列是一些有机物和它们的水解产物的组合,除了哪一对,其他都配对正确
1
A.蛋白质 氨基酸 B.肝糖元 丙酮酸 C.纤维素 葡萄糖 D.淀粉 葡萄糖 12.下列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界的统一性描述错误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 B.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分子种类上有高度的统一性 C.都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的表达方式 D.都要利用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13.下列哪项的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
A.RNA B.乙醇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1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由C、H、O、N元素组成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15.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 生物甲 生物乙 C 43.57 55.99 H 6.24 7.46 O 44.43 14.62 N 1.46 9.33 P 0.20 3.11 S 0.17 0.78 根据上表,有人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 B.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 C.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和基因比甲多 D.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
16.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C.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必须是现用现配
D.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需要加热才出现砖红色沉淀
17.马和羊都属食草动物,但它们的形态不同,下列解释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构成它们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B.它们的遗传信息不同
C.它们细胞内核糖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D.构成它们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8.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可用于合成
A.淀粉和纤维素 B.甘油和脂肪酸 C.麦芽糖和磷脂 D.蛋白质和核酸 19.下列物质中,对物质运输、出血时血液凝固等生理功能都有重要作用的是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葡萄糖 D.脂肪 20.细菌细胞与玉米细胞的结构相比,哪一项只存在玉米细胞内
A.蛋白质 B.DNA C.核膜 D.细胞壁 21.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
2
A.细菌的质粒和基因 B.动物的糖原和抗原 C.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 D.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 2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
C.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所以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是有限的 D.DNA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2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接着换上高倍物镜观察
24.有一多肽,分子式为C55 H70 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谷氨
酸(C5 H9 N04)苯丙氨酸(C9H11 N0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 H7 N02),该多肽最多含有氨基酸数目为
A.10 B.19 C.55 D.无法确定 25.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B.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C.RNA通常只有一条链,他的碱基组成与DNA有所不同
D.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6.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起到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D.使细胞内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 27.如右图所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与细胞膜的功能无 直接关系的是
A.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 B.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需要⑤ C.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并伴随着能量消耗 D.细胞内合成膜蛋白②的过程
28.在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线粒体 29.下列关于细胞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细胞都由相同的化合物组成 B.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C.所有的细胞都由一样的结构组成 D.所有的细胞都来自于其他细胞 3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3
A.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没有胰岛素基因
B.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C.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D.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与核膜不相连 31.下列是植物特有的糖是
A.葡萄糖和蔗糖 B.核糖和乳糖 C.蔗糖和纤维素 D.脱氧核糖和淀粉 32.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一种植物碱)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部分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33.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 A.叶片蒸腾作用旺盛水分散失快 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 C.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减少 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 34.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A.有无叶绿体 B.有无液泡 C.有无中心体 D.有无细胞壁 35.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 36.蛋白质分子能够通过的结构有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B.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膜和液泡膜 D.细胞壁和核孔 37.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C.都有基质 D.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3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但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下,它一般不作为细胞的 A.结构物质 B.能源物质 C.调节物质 D.免疫物质
39.科学家将黑鼠卵丘细胞(卵巢在卵细胞周围的体细胞)的核物质注入去核的棕鼠卵
细胞内,激活以后,移入白鼠的子宫,白鼠最终产下一只克隆鼠,这只克隆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A.黑色雌鼠 B.白色雌鼠 C.棕色雄鼠 D.灰色雌鼠 40.最能表明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是
A.细胞的大小 B.细胞核的大小 C.细胞膜结构 D.细胞器的数量、种类 41.越冬的昆虫,耐寒性提高,对其解释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哪种说法不正确 A.组织内蛋白质含量增多 B.组织内水分含量减少 C.组织内甘油含量增多 D.组织内脂肪含量增多 42.1 kg黄豆制成5kg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种类的变化是
A.减少 B.增加 C.不减少也不增加 D.先减少后增加 43.由四种氨基酸缩合形成含有四个肽键的化合物种类最多有 A.24 B.44 C.45 D.54 44.一生长着大量绿藻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