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word完整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5:37: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7-1、力 1.力的概念

(1)力是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前者为施力物体,后者为受力物体,所以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 接触 才能产生的,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符号是F,单位: 牛顿 ,简称: 牛 ,单位符号是 N 。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 速度方向 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 形状 发生改变。 3.(1)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做力示意图的要领:

A、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受力物体、所画力的 作用点在哪儿 和力的方向如何; B、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可以是线段的起点,也可以是线段的终点; D、完毕时记得标上所做力的符号,已知大小的还要标上力的大小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 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 施力 物体又是 受力 物体。 ③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7-2、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弹力

(1)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 相反 ,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相同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接触,发生 挤压 。 2.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和伸长量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零刻度 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 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面板 垂直 。 7-3、重力 1.重力的由来: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 相互吸引 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由于 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叫 重量 。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质量 成正比。 公式:G= mg ,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 9.8 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在靠近地球两极处g最大,靠近赤道处g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 作用点 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几何中心 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8-1、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实验说明力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 使小车滑到水平面初速度相等。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 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 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质量有关,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要想较容易的改变自身的运动状态,就要从质量入手.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8-2、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 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并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2.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3.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比 分类 定 义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衡状态,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力 叫做相互作用力

①受力物体是两个物体

不 ①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

同 ②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

②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

上,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上,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word完整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ad18zh9x9bpag891bi6tck19hq4z003e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