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考试结束前 金丽衢十二校201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卷
命题人:缙云中学 周曰志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选择题部分1至4页,非选择题部分5至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44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9月19日iPhone6在美国正式发售,为迎接抢购热潮,9月6日与10日先后将930吨的iPhone6由中国运往美国。iPhone6的手机产业链供应商来自全球,2013年苹果全球有748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占据了331家。回答第1~3题。
手机关键芯片核心零组件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日本、韩国、美国、台湾、中国大陆等 美国设计中国大陆、台湾等其它零组件
中国大陆等组装代工
iPhone6手机产业链供应商分布
第1~3题图
1.将iPhone6运往美国迎接发售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2.iPhone6手机产业链供应商分布显示
A.美日等供应商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B.中国供应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C.手机生产各组件具有投入-产出联系 D.手机生产体现了产业集聚现象
3.iPhone6手机摒弃了之前的小屏,第一次采用4.7、5.5英寸大屏制造,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屏幕成本的下降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劳动力成本下降 少年儿童(老年)抚养比指某一人口中少年儿童(老年)30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是中国某城市198225-2000年人口抚养比(单位:%)的变化。读图,回答
20第4题。
4.该城市2000年后老年抚养比的变化,最主要是因为 15A.人口出生率上升 10B.人口死亡率下降
5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C.人口大量迁入
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D.晚婚晚育的政策
第4题图
金丽衢十二校201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第 1 页
2014年6月20日以来,国际油价开始下滑,至11月15日国内油价迎来“八连跌”。下表为巴西、俄罗斯、德国与法国2013年的一次能源消费状况,表中数字的单位为百万吨石油当量。据此回答第5~7题。
第5~7题表
国家 甲 乙 丙 丁 原油 132.6 80.2 112.1 153.1 天然气 33.8 38.5 75.4 371.9 原煤 13.6 12.2 81.2 93.7 核能 3.4 95.9 22.1 39.1 水力发电 87.2 14.6 4.6 40.5 水能以外的再生能源 13.4 7.0 29.6 0.7 合计 284 248.4 325 699 5.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为 A.巴西、法国、德国、俄罗斯 B.法国、德国、俄罗斯、巴西 C.德国、巴西、法国、俄罗斯 D.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 6.2014年6月20日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滑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B.主要产油国产量增加 C.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减弱 D.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7.下列关于油价下滑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②航空、物流业将受益 ③相关制造业成本下降 ④是中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油橄榄盛产于地中海沿岸,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的橄榄油产量占有全球90%的市场份额。1964年开始我国引入种植油橄榄,目前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下表为国内外部分油橄榄产区气候因素比较表。读表,回答第8~9题
第8~9题表 地区 地中海 甘肃武都 四川广元 四川三台 四川达州 年均气温℃ 7 月气温℃ 1 月气温℃ 13.6~15 14.7 17 16.7 14.7~17.6 22~30 24.9 26.1 26.9 26.0 3.8~9.2 4.5 4.9 4.7 4.9 年降水量 mm 600~800 474~900 800~1000 882~1134 1076~1270 日照时数 h 2439~2783 1911.7 1300~1400 1356 1355 年均湿度% 47~65 40~65 69 79 72~80 8.上述中国四个地区中,属于油橄榄的最适生区的是 A.甘肃武都 B.四川广元 C.四川三台 9.与地中海沿岸橄榄油生产国相比,我国主产区的优势 A.气候条件优越 B.消费市场广阔 C.生产工艺先进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某河谷。读图,完成第10~11题 农
农
① 田 田
积 物 沉
第10~11题图
D.四川达州 D.劳动力成本低
金丽衢十二校201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第 2 页
10.该河谷
A.岩层①比沉积物形成年代晚 B.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山区
C.因岩层断裂陷落,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成 D.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11.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最可能是 A.甘蔗制糖 B.棉花纺织 C.葡萄酿造 D.大豆加工 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行
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500m 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读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己的海拔为500米),回答第12~13题
12.该骑乘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
500m
中,坡度相对较平缓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500m
D.丁戊
13.自行车骑行的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聚落
A.平原 耕地
林地
B.丘陵
米 C.低山
第12~13题图 D.高原
人口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土地城市化是指某一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即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下图为1994-200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
速 率 %
人口城市化速率
土地城市化速率
第14~15题图
14.1994~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 A.都在2002年速率达到最大 B.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C.都先持续上升,后持续下降 D.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 15.根据材料信息推断的结论,正确的是:1993~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 A.农业人口比重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 B.建成区土地规模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 C.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不断下降 D.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占据主导
金丽衢十二校201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第 3 页
右图为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6题
高度16.该山地 南(米)北4000A.山麓自然带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积雪冰川B.北坡为背风坡和阴坡 3000雪线C.南北坡自然带高度的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 高寒草甸2000针叶林D.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落叶阔叶林1000下图为冬季某日某时的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以120 山麓耕地、牧场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回答17~18题
第16题图 17.此时甲城
A.位于低压槽,为阴雨天气
1030B.位于高压脊,为晴朗天气
1027.5C.位于冷锋锋前,为晴朗天气 30°N1025D.位于暖锋锋后,为阴雨天气 甲城单位18.甲城市在未来30小时内 (百帕)A.风向由偏北风转为东北风,最后转为西南风
118°117°116°B.风力略有增加,气温略有下降
第17~18题图
C.空气湿度由较干燥转为较湿润 D.天气由晴朗转阴雨,再转晴朗
下图为位于同一大洲的同一气候类型区的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9~21题
降水量(mm)气温(℃)降水量(mm)降水量(mm)气温(℃)气温(℃)降水量(mm)气温(℃)3035030 350303035035025300253002525300300 2025020250202025025015200 15200151520020010150101501010150150 5100510010055100 050050005050-50-5-514710 月-514710 月014710 月014710 月0
纬度:15 °纬度:26°纬度:12 °纬度:1 ° 丙丁甲乙第19~21题图
19.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位于亚马孙平原 B.乙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 C.甲地热带雨林广布 D.乙地河流汛期较甲地短 20.关于丙、丁两地降水异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丙地雨季较长,受赤道低压带影响时间更长 ②:丁地降水较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更长 ③:丙地4~10月主要受东北信风控制 ④:丁地11~2月主要受东南信风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图中四地的人文地地理特征,共同的是 A.农业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B.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C.农产品商品率都高 D.以白色人种为主
22.晨线与某两条固定的经线分别相交于P、Q两点,P、Q经度相差90°,P点位于北半
球且当日无极昼极夜现象。关于两点的叙述,一定是 A.春分至夏至,P点南移,Q点北移 B.秋分至冬至,P点西移,Q点东移 C.夏至日,P点南移,Q点北移; D.冬至日,P点西移,Q点东移
金丽衢十二校201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第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