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⒁ 检验Cl-:AgNO3、HNO3溶液 检验SO42-:BaCl2、HNO3溶液 区别HCl、H2SO4:用BaCl2溶液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 制取NaOH用:Ca(OH)2+ Na2CO3=== Ca CO3 +2 Na OH 制取Ca(OH)2用:CaO+H2O— Ca(OH)2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Fe SO4 +Cu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14、制碱
(1)可溶性碱 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 CaO+H2O= Ca(OH)2 ②碱和盐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NaOH
(2)不溶性碱 碱和盐反应 2Cu+O2△2CuO,CuO+2HCl=CuCl2+H2O, CuCl2+2NaOH= Cu(OH)2↓+2NaCl 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CuO+ H2O
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 = Fe SO4 +Cu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 (空气,氧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 、氧气为 、稀有气体(混合物)为 、二氧化碳为 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 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①隔绝空气 ②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6、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氧气的用途:①支持燃
烧 ②供给呼吸
氧气的化学性质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化学方程式为:
②(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 火焰,在氧气中 的火焰,生成 气味的气体SO2。
化学方程式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 ,(用于发令枪)化学方程式为: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 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
化镁。(用于照明弹等)化学方程式为: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
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部炸裂。 化学方程式为:
!-
⑥氢气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一氧化碳的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甲烷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酒精的燃烧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 ,负极产生 ,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 ,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6、硬水指的是含有较多的 和 的水,我们可以使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碳和碳的氧化物)
1、常见的碳的单质有 和 ,以及C60 。金刚石很坚硬;石墨很软,所以可以做铅笔芯,石墨具有 ,可以做电极,石墨很滑腻,所以可以做高温润滑剂。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性炭和木炭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能力,因此可以用来除去异味和吸附色素。 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当氧气充足时,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氧气不充足时,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原性: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2)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 色,因为( 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又变为
色,因为碳酸H2CO3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写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写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 可燃性: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是置换反应) (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空气受污染,必须把未反应的CO燃烧转变成无污染的CO2
③毒性:一氧化碳吸入肺里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铁可跟酸(盐酸或硫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 +H2 ↑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 +H2 ↑ 现象: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 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3O4
14.生铁和钢:是混合物,都是铁的合金,不同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
15.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16.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2 氧气不充足) 2C+O2
2CO
2Cu + CO2 ↑ 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
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燃烧不充分(或
②还原性: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C + 2CuO
色固体,同时放出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注重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
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3C + 2Fe2O3
4Fe + 3CO2 ↑
2CO 2CO2
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CO+O2
15.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16.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2 氧气不充足) 2C+O2
2CO
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燃烧不充分(或
②还原性: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C + 2CuO2Cu + CO2 ↑ 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
色固体,同时放出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注重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
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3C + 2Fe2O3
4Fe + 3CO2 ↑
2CO 2CO2
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CO+O2
一氧化碳的性质
19.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 20.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CO+O2 ②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是置换反应) CO + CuO
2CO2
Cu + CO2 现象:黑色物质受热
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非凡注重尾气的处理:未反应的CO燃烧掉,防止污染空气;或用气球收集起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 Fe2O3
2Fe + 3CO2
③毒性:一氧化碳吸入肺里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的输氧可以力三种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碳、一氧化碳(都可用于冶炼金属、用作燃料) 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21.碳酸钙主要以石灰石和大理石存在,大理石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大理石和石灰石做建筑材料,工业上用石灰石制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制水泥。 22.碳酸钙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跟盐酸、硝酸反应(碳酸钙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CaCO3 +2HCl=CaCl2 +H2O+CO2 ↑ (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CaCO3 +2HNO3 =Ca(NO3 )2 +H2 O+CO2 ↑ ②高温分解: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有机物
23. 甲烷CH4(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燃性CH4 +2O2
CO2 +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蓝色,放出大量热
24.乙醇(俗名:酒精,C2H5OH)无色液体,易挥发,与水可劝斥比互溶
!-
酒精燃烧 C2H5OH +3O22CO2 +3H2O
甲醇(CH3OH)有毒,不可以饮用,饮用后使人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使人死亡。 25.煤(主要含碳元素,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主要含碳元素、氢元素,称为“ 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三种最重要的矿物燃料,都是混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26.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27.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SO4)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28.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29.硝酸(HNO3 )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PO4
30.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
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 CuSO4=Na2SO4 +Cu(OH)2↓
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 +Mg(OH)2↓
31.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