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后习题答案(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13:30: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度,由低浓度一侧像高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转运方式,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能量ATP。

7. 通道蛋白介导运输有何特点及类型?

通道蛋白是形成一穿膜的充水通道,一些相应物质可通过该通道顺浓度梯度运输。 又称离子通道(ion channel)。

通道蛋白介导运输的特点:

1) 通道蛋白介导的是被动运输;

2) 离子通道对被转运离子的大小和所带电荷都有高度的选择性; 3) 转运速率高,每秒内允许106-108个特定离子通过;

4) 多数离子通道不是持续开放,受到“闸门”控制,即受开或关两种构象所调节。 通道蛋白介导运输的类型:

1) 配体闸门通道

闸门的开闭受化学物质(配体)调节 2) 电压门控通道

闸门的开闭受膜电压控制 3) 应力激活通道

8. 囊泡运输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囊泡运输是细胞运输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质的一种方式,主要分为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两种方式。其中,胞吞作用指的是细胞摄入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而胞吐作用指的是细胞排出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

胞吞作用又根据胞吞物质的大小、形态和特异程度不同,可分为吞噬作用、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三种类型。吞噬作用主要是指细胞内吞入较大的固体颗粒或分子复合物等物质的过程,摄入的大分子颗粒物质的直径大于250 nm,摄入的物质主要形成吞噬体或吞噬泡,一般体积较大;吞饮作用是指细胞吞入大分子溶液物质或极微小颗粒物质的活动,所形成的小囊泡的直径小于150 nm,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部的物质,形成胞饮体(pinososome)或胞饮小泡(pinocytic vesicle);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指需要膜受体参与的吞噬或吞饮作用,是某些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进入细胞的特殊方式,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其基本特点包括:①一种选择性浓缩机制,即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②要形成特殊结构的内吞泡-有被小泡(衣被小泡),所以这种胞吞作用又称为有被小泡运输。

胞吐作用根据外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结构性分泌途径和调节性分泌途径两种方式。结构性分泌途径是指分泌蛋白在柤面内质网合成之后,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经修饰、浓缩、分泌,装入分泌囊泡,随即被运送至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将分泌物排出细胞外的过程。而调节性分泌

途径是指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后被贮存于分泌囊泡内,只有当细胞接受到细胞外信号的刺激,引起细胞内Ca2+浓度的瞬间升高,才能启动胞吐过程,使分泌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调节性分泌具有两个特点:①具有选择性;②具有浓缩性,可使被运输物质的浓度提高200倍。

9. 怎样理解细胞表面是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细胞表面是指由细胞的质膜、质膜外表的细胞外被和质膜内面的膜下溶胶层所构成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还包括细胞外表的微绒毛、纤毛和鞭毛等待化结构。其功能很复杂,与细胞的支持保护、识别粘着、运动迁移、免疫应答、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分裂分化、衰老病变等多个方面有密切关系。所以说细胞表面是一个复合的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第七章 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

一、名词解释: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是指存在于细胞质内的纤维状细胞器,它主要包括微管、微丝、中等纤维和微梁网络,细胞骨架在细胞质内形成的网络结构支撑维持细胞的形状,并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和细胞分裂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微管组织中心(MTOC):细胞内微管组装发源点称微管组织中心,主要包括中心体、纤毛基体和着丝点等部位,它们在微管装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γ-微管蛋白环状复合物:由γ微管蛋白和一些其他相关蛋白构成,是微管的一种高效的集结结构,在中心体中是微管装配的起始结构。

马达蛋白:是指介导细胞内物质沿细胞骨架运输的蛋白质,即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驱动自身携带运载物沿着微管或肌动蛋白丝运动的蛋白。

动力蛋白:是一个由9-12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复合体,具有ATP酶活性,可沿微管由正端向负端移动,为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纤毛运动提供动力。

驱动蛋白:是一类微管激活的ATP酶,可沿微管由负端向正端移动,在胞内物质运输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与微管形成和细胞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包括中心粒和中心粒旁物质。在细胞间期,位于细胞核附近,在有丝分裂期,位于纺锤体的两极。

二、问答题

1.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在细胞中各起何作用?

细胞骨架主要由微管、微丝和中等纤维组成。其中微管的主要功能有:构成细胞内的网状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形态;参与中心粒、纤毛和鞭毛的形成;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维持细胞内细胞器的定位和分布;参与染色体的运动,调节细胞分裂;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微丝的主要功能有:构成细胞的支架,维持细胞的形态;参与细胞运动;参与细胞分裂;参与肌肉收缩;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中间纤维的主要功能有: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状骨架系统;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参与细胞连接;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及物质运输;维持细胞核膜稳定;参与细胞分化。

2.简述微丝的组装过程。

球形肌动蛋白组装成肌动蛋白纤维分三个阶段:①成核期:是微丝组装的限速过程,又

称为延迟期。此期球形肌动蛋白单体聚合形成稳定的三聚体即核心。②聚合期:肌动蛋白在核心两端开始聚合,微丝两端的组装速度有差异,正端的组装速度明显快于负端。③平衡器:微丝延长到一定阶段,肌动蛋白掺入微丝的速度与其从微丝上解离的速度达到平衡,微丝长度基本不变,正端延长长度等于负端缩短长度,并仍在进行着聚合与解聚活动。

3.简述中间纤维的结构特征及其装配过程。

中间纤维的结构特征:①一个α螺旋的中间杆状区。所有亚基的中间螺旋结构域都是保守的,又分为4个螺旋区,之间被3个间隔区隔开,间隔区也是非常保守的。亚基装配时靠α配对形成二聚体。②N端头部和C端尾部。都是高度可变的,不同类型的中间纤维亚基的头部、尾部大小及氨基酸组成都有很大区别。中间纤维分子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尾部的变化。

中间纤维的装配过程:首先两个平行的α螺旋杆之间形成超螺旋二聚体;两个超螺旋二聚体以反向平行、半分子交叠方式相连,形成四聚体亚单位,它们是中间纤维组装的基础亚单位;最后八个四聚体排列形成更大聚合重叠的中间纤维。目前最后步骤仍不是很清楚,可能由于四聚体以简单结合反应加到伸长中的中间纤维上,结合反应顺中间纤维长轴排列,按螺旋形式包裹在一起。

4.微管是如何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

细胞内的细胞器移动和胞质中的物质转运都和微管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微管提供了物质运输的轨道。微管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任务主要由微管马达蛋白即动力蛋白、驱动蛋白来完成。胞质动力蛋白和驱动蛋白各有两个球状ATP结合头部和一个尾部,其中头部与微管以空间结构专一的方式结合的,而马达蛋白的尾部通常是和细胞组分如小泡或细胞器稳定结合的,因此也就决定了马达蛋白所运载的“货物”种类。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的头部是具有ATP酶活性的,其水解ATP所产生的能量可提供这两者头部做一个循环的构象改变,完成一套与微管结合、解离、再结合的动作,从而使蛋白沿着微管移动。

5. 简述细胞骨架主要成分的异同点。 成份 分子量 纤维直径 纤维结构 微管 微管蛋白 50 kD 25 nm 13根原丝组成的 空心管状纤维 极性 单体蛋白库

微丝 肌动蛋白 43 kD 6 nm 双股螺旋 中间纤维 6类中间纤维蛋白 40~200 kD 10 nm 多股螺旋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搜索更多关于: 课后习题答案(全) 的文档
课后习题答案(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fdb05n1481m9s3zgu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