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知识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17: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全监察暂行条例》。20多年来,各类事故发生率总体呈稳中有降的趋势。

(3)“十五”期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状况 a. “十五”期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统计结构

“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1518起,共死亡1470人,受伤1905人,直接经济损失19013.16万元。

2001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308起,共死亡284人,受伤435人,直接经济损失1851.7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1.21。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3起;严重事故294起。

2002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352起,共死亡351人,受伤372人,直接经济损失2552.4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1.19。其中重大事故20起,严重事故332起。

2003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89起,共死亡235人,受伤379人,直接经济损失3091.43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95。其中重大事故12起,严重事故277起。

2004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95起,共死亡299人、受伤426人、直接经济损失4552.94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92。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6起、严重事故278起。

2005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74起,共死亡301人,受伤293人,直接经济损失6964.69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87。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8起,严重事故255起。

b. “十五”期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趋势

从2001年4月开始,质检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特种设备普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特种设备各类事故继续保持了稳中有降的态势。五年来万台事故起数逐年下降,分别产1.21、1.19、0.95、0.92、0.87(图1-1)。

图1-1 “十五”期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

5

c.“十五”期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十五”期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原因分析结构表明,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因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含非法制造安装)引发的事故,约占事故数的27.2%; 二是因管理不善、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约占事故数的44.7%; 三是因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验,致使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引发的事故,约占事故数的13.5%;

四是因安全附近件失效或安全装置损坏引发的事故,约占事故数的12.6%; 五是其他原因,约占事故数的2%。 2005年特种设备事故原因分析见图1-2。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概述 (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要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政府行政机关为实现安全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在国家行政体系中,不同的行政主体所承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任务不同,高层行政机关以决策、组织为主,中层以管理为主,低层机关以控制和监督检查为主。

图1-2 2005年特种设备事故原因分析

6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地位、作用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地位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部分,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实行的是综合监督管理与专项安全监察相结合的工作体制,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而国家质检总局是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实施专项安全监察。

“安全”正被拟议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是其基本内容之一。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是减少事故损失(负效益)的有效手段;国际经济贸易市场准入条件;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基础和条件。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以人为本(人权)的重要内涵;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志。安全生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指标和前提。

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国家性质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安全生产是由国家政权性质决定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可以认为,安全生产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大局,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的重要问题,它应当与人口、资源、环境一样提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作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一项由政府的社会提供的公共安全服务,安全监察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主要作用如下: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定必须普遍遵守的有关特种设备的规则,禁止或限制导致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行为,防止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牺牲特种设备安全指标(社会福利的经济指标之一)。

(2)特种设备事故原因可以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既物)的不安全状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企业识别、控制、排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发现特种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时,限制其使用,防止事故的发生。

(3)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利用对事故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把事故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伴随着设备生合周期;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产生重大影响,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安全监察影响企业管理水平,安全监察对国家的特种设备安全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4)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察是世界各国通用做法,实践证明它是一种防止特种设备事故的有效方法。

(三)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历史沿革

7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安全监察工作初创、探索阶段

1955年~1982年为我国安全监察工作初创、探索阶段。

1955年4月,在天津纺织厂的一台锅炉爆炸,造成近70人伤亡后,当时的苏联劳动保护专家提出在中国建立锅炉安全监察机构的建议。同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劳动部设立国家锅炉安全检查总局,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专门监督管理。

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期间,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受到很大冲击,锅炉安全检查总局被撤消。

1963年5月28日国务院批准重建锅炉安全监察局,确定全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干部编制500人,各地建立了机构,加强了立法、管理、培训等基础工作,开展了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等环节的监察管理,设备的安全状况有了好转,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十年动乱期间,安全监察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各级监察机构被撤消,专业干部被下放或调离,安全监察工作遭到彻底的破坏。在1979年,我国锅炉压力容器万如事故率达到历史最高点(7.9起/万台)。

由于地1979年连续发生了几起压力容器恶性爆炸事故,国务院为些先后发了若干文件,提出“必须在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操作、维修、改造等环节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的要求。遵照国务院批示精神,劳动部开始制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法规,各级劳动部门建立健全了安全监察机构,培训了大批监察干部,成立了专门从事技术检验的检验机构,使监察、检验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2、安全监察基本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阶段

1982年-2003年为我国安全监察基本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阶段。

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首次提出了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提供了构建安全监察与检验“双轨体制”的法律支持。在此以后的21年里,锅炉压力容器的监察制度和监管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在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仅适用锅炉和压力容器,不能为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监察提供法律支持,这些特种设备仅依据行政规章开展安全监察工作,实施较为困难。直到2003年3月,新的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应运诞生,该阶段宣告结束。

在此期间,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等的安全监察职能从原劳动部划归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该局内设“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专门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等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2001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合并,成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

8

搜索更多关于: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知识 - 图文 的文档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知识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fr31r1rx5uqa87qs0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