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①氨纶 ②腈纶 ③高收缩涤纶
膜裂纤维一般用( )。 ①丙纶 ②锦纶 ③富纤
纤维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 ①单基性质 ②超分子结构 ③大分子构象 下列纤维中,结晶度最低的是( )。 ①粘胶 ②涤纶 ③棉
具有准晶态结构的纤维是( )。 ①涤纶 ②丙纶 ③腈纶
观察纤维各级微观结构的形态特征,最好采用(①X射线衍射仪 ②电子显微镜 ③光学显微镜
锦纶6比锦纶66吸湿性好。
非
锦纶6比锦纶66热稳定性好。
是
锦纶66比锦纶6的熔点高。
是
芳香族聚酰胺比脂肪族聚酰胺的模量高。
是
化纤长丝的强度一般比短纤高。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
第 十三 页 共 十三 页 )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是
原液着色的化纤,染色牢度较差。
非
一般干法纺丝的质量比湿法纺丝差。
非
由于丙纶熔点比涤纶约低100度 ,因此在纺丝时的熔体 温度也应相差100度 。
非
聚乙烯醇是由乙烯醇单体聚合成。
非
粘胶纤维是将纤维素溶解在烧碱溶液中再纺丝而成的。
非
用熔体纺丝加工合纤是因为不能用溶液纺丝。
非
无机纤维不能进行纺织加工。
非
粘胶纺丝时提高抽伸倍数可得到强力粘胶丝。
非
腈纶纤维截面形态随纺丝溶剂而不同。
是
维纶纤维具有皮芯结构。
是
化纤纺丝必须经过纺丝液制备、纺丝和后加工三道工序。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第 十四 页 共 十四 页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是
合成纤维都用熔体纺丝。
非
双折射率可比较不同品种纤维的分子取向度。
非
结晶度愈高,纤维弹性回复性能愈好。
非
锦纶纤维分子链柔顺,弹性回复性能好。
是
棉、麻纤维混和比,可采用化学溶解的方法求得。
非
结晶度高的纤维,取向度也高。
非
锦纶66是交替共聚纤维。
是
形成纤维的大分子应该是支链形。
非
羊毛中正、偏皮质细胞的化学组成相同,而形态特征不同。 非
如何鉴别各种纺织纤维?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第 十五 页 共 十五 页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纤维鉴别,就是利用各种纤维的外观形态或内在性质的差异,采用各种方法将其区别开来。鉴别的步骤,一般是先确定大类,再分出品种,然后作最后验证,常用的鉴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及红外光谱法等。有时也可用X射线衍射法、比重法或双折射率法等。系统鉴别,必须要两种以上方法加以证实。如果对已知两种纤维进行鉴别,则用 1~2种方法即行。
涤纶仿真丝可通过哪些途径?
涤纶纤维强度高,弹性回复性能好,但手感较硬,光泽不及真丝柔和,涤纶仿真丝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1、通过截面改性并降低每根单丝的细度(dpf),例如制造多叶形纤维,dpf为0.5~1.0的高复丝,经过强捻,喷气变形后制成的乔其纱,悬垂性很好。 2、利用复丝的异形化,复合化,再加上混纤、强捻、假捻、吹络等技术,改善单丝的分散性、平滑性及粗糙性,并有意识地控制经纬丝的膨化率、卷曲率及收缩率, 可显著提高丝绸感、风格及外观。 3、仿照真丝脱胶的方法,用高浓度碱液将涤纶织物在 95~100℃下处理30~60min,减量15~30%,浸渍后再用蒸汽处理,这样可降低强捻织物的硬度。碱减量处理是涤纶仿真丝技术的一大进步。
为什么聚丙烯腈纤维是丙烯腈与第二、第三单体共聚纤维。
纯粹的聚丙烯腈,由于大分子之间有强的氢键与腈偶极配对键,结构紧密,
性脆硬,不具有纤维必须具备的特性,加入丙烯酸甲酯或醋酸乙烯等第二单体5~10%,使大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减弱,改变脆硬程度,有利染料分子进入。加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第 十六 页 共 十六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