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入第三单体,引进酸性基团,便于阳离子(碱性)染料染色。当第二、第三单体的成分和含量不同时,性质变化很大。一般规定,丙烯腈含量在85%以上时称聚丙烯腈纤维,丙烯腈含量在85%以下时,称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比较锦纶6与锦纶66的性质。
锦纶6与锦纶66都是脂肪族聚酰胺纤维,分子中含有亚甲基-(CH2)-和酰胺键-(CONH) ,密度1.14,其共同特点为强度高,耐磨好,弹性好,耐疲劳,吸湿与染色性优于涤纶,耐光性和耐热性较差,初始模量低。两者的不同点为:锦纶6 系一种单体缩聚而成 ,锦纶66则由两种单体缩聚而成,制造工艺也不同。与锦纶6相比,锦纶66的熔点与软化点高,初始模量与耐热性亦高,而锦纶6的热稳定性优于锦纶66。锦纶6溶于16%HCl溶液,而锦纶66溶于20%HCl溶液,以此也可作为两种纤维的鉴别方法。
为什么聚乙烯醇在制成纤维后还要经过缩甲醛处理?
聚乙烯醇大分子上含有较多的-OH基,容易产生结晶,结晶度约60%,-OH基为亲水基,未经缩甲醛的聚乙烯醇纤维在水中的溶胀度很大,80~90度水中收缩达10%,所以一般在纺丝后加工中进行缩甲醛处理,使大分子上约30%的-OH基与甲醛发生缩合反应,使非晶区中大部分-OH基封闭,从而提高纤维的耐热水性能。缩醛化后的维纶可耐115度热水,但强度、弹性、染色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试从纤维的分子结构特征比较涤纶与锦纶的性质。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第 十七 页 共 十七 页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涤纶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简称PET。PET重复单元有一个刚性基
团及一个柔性基团。 刚性基团作为一个整体而振动,使PET分子链刚性强,比较挺直。分子链结构高度规整,所有苯环几乎处于同一平面,分子链中几乎无亲水基团,因此涤纶纤维模量高,弹性回复性能好,吸湿低,染色性差,耐酸不耐碱。锦纶为聚酰胺纤维,锦纶6的重复结构单元为(略), 锦纶66的重复结构单元为(略),中间的脂肪链是通过酰胺键相连的,分子两端有氨基和羧基,分子结构比较规整,大分子链中脂肪链长,柔性大,大分子链容易砌入晶格。锦纶6和锦纶66都比涤纶模量低,弹性回复性能特别好,耐磨耐疲劳,有一定的吸湿能力,耐酸性差, 碱性较好,耐热和耐光性都不及涤纶。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第 十八 页 共 十八 页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纱 线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部 分
第 十九 页 共 十九 页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单纱
由各种长度的短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成的细纱,并具备加工纺织品所必
须具备的强度、伸长和弯曲等特性。 股线
由二根或二根以上单纱合并加捻而成。单纱经合并加捻,可得到更
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特殊外观效应的股线。
混纺比 是指混纺纱中某一成分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我国规定以干重混纺比表示。不同混纺比的纱织成的织物具有不同的性能,可通过选择不同混纺比来调节混纺纱的物理机械性能、纺织加工性能及染色性。
花色线 用特种方法加工,具有特殊外观效应的纱线。如螺旋花线、疙瘩花线、毛圈线、结子毛圈线、竹节花线、雪尼尔花线等。
变形纱 化学纤维通过各种变形加工、改变纱线结构,使之具有良好膨松性和弹性的纱线的总称。包括高弹丝、低弹丝,空气变形丝和膨体纱等。变形纱织物手感丰满,富有弹性、保暖性好。
膨体纱 是变形纱的一种。通常是利用聚丙烯腈的热弹性加工而成的具有高度膨松性的短纤纱。
弹力丝 变形纱的一种,是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变形加工而成的。根据伸缩性的大小分为高弹丝和低弹丝。高弹丝具有较大的紧缩性和膨松性,宜加工成机织物和针织外衣织物。
包缠纱 在成纱过程中,将部分纤维或另一种纱(丝)包缠在纱芯(丝芯)上制成的特种结构的纱线。部分纤维包缠在纱芯上的称为包缠纱;短纤维包缠在芯丝外的称为包芯纱。包芯纱一般由两种纤维组成,可以是长丝包缠在短纤维纱芯上,也可以是短纤维包缠在长丝芯上。若用弹力长丝作芯丝,则可得到弹力包芯纱。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研究生考试试卷知识点
第 二十 页 共 二十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