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由常规肢导联与胸部4个不同层面的36导联ECG组成。该图显示胸部不同层面的P-QRS-T波群形态、Bruagada波的宽度,电压,ST段形态及T波正向或倒置都有不同。
本图的具体特征是:下一肋间仅V2导联有J点明显抬高电压达到0.6mV的右束支样的R`波,ST段凹面抬高,T波正向,易被误诊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如果做常规ECG时胸导联电极放置低了,就可能得出这样的所谓III型Bruagada波;常规导联V1-V2导联有右束支样的R`波(或叫假R`波),电压分别为0.5、1.0mV,下斜型的ST段逐渐下降至基线,T波低平,V3导联ST段凹面向上抬高,J点抬高0.35mV,T波正向,只能算II型Bruagada波;而上1肋间V1-V3导联、上2肋间V1-V4也有典型的右束支样的R`波,电压高达0.5-1.1mV,电压以上1肋间电压最高,其ST段也呈斜下型逐渐下降至T波倒置(上1肋间V1V2导联、上2肋间V1-V3导联)或正向(上1肋间V3导联、上2肋间V4导联);上1、2肋V3R导联也见到明确的J波,电压0.2-0.3mV,伴T波倒置。这2个层面的Bruagada波按一般书本提供的图例样本应该算I型。
此外,各层面肢导联与胸导联ECG的T波形态与一般ECG没有明显差别,也是升支缓慢,降支陡峭;其ST段也无对应性改变。
通过这幅36个导联的ECG可见,同一个患者,不同层面胸导联ECG,可以表现为III型、II型或I型Brugada波。其次,一般常规ECG出现Brugada波一般只限于V1-V3三个导联,但部分Brugada波患者上1、2肋间右束支样终末R`波可能向两侧扩展到V4及V3R。
图7-11
Brugada波向量图1-不同层面向量图
这是其三个层面的VCG。通过这幅图可以看出同一个面不同层面的P环、QRS环及T环形态虽相似,但其最大向量的方位、各环在各个方位的面积、形态有不小的差别。
本图各层面环体面积以常规导联最大,上2肋间最小,其中在左后下面积最大,在左前下与左后下面积的以常规导联最大,上2肋间最小。而在前上的终末向量面积则刚好相反,常规导联最小,上2肋间最大,而且终末部分前向力也以常规导联最小,上2肋间最大;T环在常规导联与上1肋间指向左前下,上2肋间则偏向左后下,不同层面T环方向有较大差别。这就是不同层面心电图的Brugada波及整个QRS形态、时限、电压不同与T波方向不一致的原因所在。
由于在右前上的终末部分前向力则以上2肋间电压最大,上1肋间次之,常规导联最小,这就是多数Brugada波胸导联ECG以第3肋间层面V1-V3导联类右束支形R`波电压最高的原因。
本图横面T环最大向量方向从常规导联到上2肋间层面逐渐偏向左后,与X轴的夹角越来越小,分别为30°、0°、-10°,上2肋间的T环与X轴的夹角达到约-10°。这就是由第五肋间至上1、2肋间V1、V2导联T波由正向转向倒置或倒置程度逐渐加深的原因。
在横面QRS环的终末向量泪点密集部分向量在右后跨右前,跨左前少许。其中在右前部分泪点密集算终末传导延缓时限约32ms ,考虑合并RBBB。
图7-12
Brugada波向量图1-综合图
这是前面Brugada波心电图1的另一种组合图。包括常规ECG及上1、2肋间V1-V6导联ECG、上1肋间层面正交ECG叠加图与划分P-QRS-T后常规导联横面VCG及上2肋间层面的横面、额面的VCG。
从正交ECG看,Z轴有终末R`波,与RBBB相似,但其X轴连S波都没有,又与RBBB不同。其次,类右束支形R`波的顶点是在QRS环J点之前的,R`波降支大部分也属于下斜型抬高的ST段,该下斜型抬高的ST段从J点起到X、Y、Z轴ECG交点处的长度占据了ST段长度约80%左右,时限达到100ms(178-78)。
该VCG上2肋间层面的横面QRS环运行到66ms时就开始跨过X轴进入右前,形成心电图的终末R`向量,该终末向量在右前跨左前, R`向量电压达到0.45mV(18×1/40)。图中T环部分呈倒置吊钩样向量,该吊钩样向量的吊钩柄部分就是正交ECG的Z轴的R`波降支J点后对应的部分波形,即J点后Z轴R`波降支从78ms到178ms(还应该划后一点)这一段向量。这段在左前上横面与Z轴基本平行、额面与Y轴接近平行、由前上向前下偏后(结合前图右侧面看)方向运行的向量一般称为下斜型的ST段,其时限达到100ms。在正常VCG中是看不到这部分向量的,所以我暂时把它称之为J向量(J点后向量)。因为称它为T环的一部分,其ECG的T波正常,不像是心室3相复极所形成。时限这么宽、电压这样大的向量,如果是心室肌3相早复极形成,必然是很大部分心室肌复极,这样到其他尚未复极的心室肌3相复极所形成的T波必然畸形;称它ST向量,又与常规VCG的ST向量(O-J向量)不符合,如何称谓有待专家们研究了。额面与右侧面也有J向量,只是时限与电压相对小而已。
我以为这里的J向量就是Brugada波的VCG典型特征性改变。 图7-13 Brugada波向量图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