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照“工业兴县,工业立县,工业先行”的要求,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协调水库、水系和泉坞山等自然基质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打造沿淮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定远县域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
一、域城镇体系规划 1、县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县域总人口为9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5%; 中期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1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3%。
远期2030年,县域总人口为10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
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实施以“工业强县”为核心,以“开放富县”、“城镇兴县”、 “效益农业”、“科教兴县”、“生态立县”、“文明建县”为支撑的战略体系。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扬长避短、合理分工、适度倾斜、侧重发展、整体协调的方针,引导区域内一二三产业合理分工,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形成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层次分明、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产业分布格局。
3、县域城镇空间布局
县域城镇体系形成“一带、二核、三星、三轴、多点,开放式网络结构”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指定城—永康—炉桥盐化产业集聚带,以炉桥盐化工基地为龙头,定远县城作为盐化产业服务基地为保障,永康作为承接产业链延伸的依托,沿S311省道两侧布置的长江盐化、东兴盐化和东升盐化为基础,构成完整的定城—永康—炉桥盐化产业集聚带,形成定远工业化的新经济区和安徽省盐化项目的产业集群。
“二核”:指定城镇和炉桥—永康片区,通过功能强化和政策扶持,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核,起到核心带动作用。
“三星”:指张桥、藕塘、池河三个中心镇,也是重点培育的小城镇,集中产业发展空间,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
“三轴”:一是以滁州到炉桥的s311省道和即将修建的宁淮高速公路为依托的东西向发展主轴,二是以合蚌路为依托的南北向发展轴,三是构筑起永康-吴圩-张桥-藕塘-池河的县域南部环状发展轴。
“多点”:指县域一般镇构成的 “多点”,集中产业发展空间,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包括综合型城镇、工贸型、旅游型城镇等。
行政区划调整建议
(1)定城镇:严桥乡、范岗乡、定城镇、桑涧镇
(2)炉桥镇:炉桥镇、七里塘、能仁乡 (3)池河镇:池河镇、拂晓乡 (4)藕塘镇:藕塘镇、界牌镇 (5)吴圩镇:吴圩镇、蒋集乡 (6)仓镇镇:仓镇镇、大桥
朱湾镇、永康镇、张桥镇、连江镇、三和集镇、西卅店镇、二龙回族乡现状范围不变。 4、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建立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五级城镇职能结构体系。至2030年,形成1个中等城市,1个14~16万人口的小城市,3个2~4万人口的中心镇,若干1~2万人口的小城镇。 (1)中心城市:指定远城区; (2)次中心城市:炉桥—永康片区;
(3)中心镇:包括藕塘镇、张桥镇、池河镇共3个; (4)一般镇:一般镇是乡村区域的管理中心与商品集散地,数量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行政区划调整逐步减少。规划远期控制在7个左右。
(5)中心村:规划远期控制在100个以内。 5、城镇经济区划
县域划分为定城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西部经济区4个经济发展区域。
1.定城经济区:以定城县城为中心,包括定城、仓镇,共2个乡镇,总人口约40万人,总面积约750平方公里。定城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省级定远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质量名优的工业、乡镇企业,逐步形成特色工业园区,是全县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2.西部经济区:以炉桥镇、永康镇为中心,包括炉桥、永康、西卅店、朱湾,共4个乡镇,总人口约30万人,总面积850平方公里。工业方面形成四个工业园区,盐化项目工业园区、盐化项目配套的化工工业园区、炉桥镇综合加工工业园区、安徽长江盐化、东升盐化、东兴盐化工业园区,建成安徽省重要的化工基地。
3.东部经济区:以池河、藕塘为中心,包括三和、池河、藕塘,共3个乡镇,总人口约25万人,总面积约860平方公里。以池河为中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池河工业园,大力发展市场,将池河建成工贸重镇,以藕塘为中心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4.南部经济区:以张桥为中心,包括张桥、吴圩、连江、二龙,共4个乡镇,总人口约15万人,总面积约530平方公里。以张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制造业。以吴圩为中心发展服务于农业的集市贸易。 6、产业发展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