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琵琶发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1:13: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我国琵琶艺术的成熟之处

周静

国际医药商学院药事管理专业 1147603

【摘要】 琵琶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琵琶的交融吸收及形成,到今天较为成熟的琵琶艺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本文就上世纪三十年代后,琵琶演奏技术的成熟,琵琶曲目的丰富两个方面来论述我国现代琵琶艺术已经相对成熟的原因。

【关键字】 琵琶 成熟 琵琶曲目 演奏艺术

一 琵琶的发展历程

琵琶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我国群众所喜闻乐听的

传统民族乐器。在秦吕氏春秋中提到:帝嚳(公元前2436年)名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埙,鼗,椎钟\其中的鼗也就是琵琶的前身。琵琶初名枇把,亦作枇杷,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讲:枇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把。因以为名也。可见它是以两种主要弹奏的动作而得名的。到晋时,由于阮咸善弹此器,因而又被称为阮咸,简称阮。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项琵琶。约在公元前350年前后,一种

发源于波斯的曲项琵琶通过印度传入我国北方,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曲项琵琶和我国土生土长的直项琵琶相互融合,互相取长补短,以中国为基土,从而使琵琶这一乐器成为中国民乐器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

二 琵琶演奏艺术的成熟和构造的不断改变 2.1琵琶演奏技术的成熟

琵琶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的演奏姿势改变。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琵琶在其发展的两个高潮中,演奏技巧的主要改进方面。第一个高潮发生在唐代。在唐代时,琵琶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使用时期,艺术的改进多半是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正是由于这样的大量使用,人们对琵琶的构造,发音原理,演奏方法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发现了琵琶在演奏中的很多缺点。所以在这个时期,琵琶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就演奏技巧来说,最大的改变就是由横抱演奏改为了竖抱演奏,由用手指演奏改为用拨子演奏。2另外由于当时琵

()

琶构造的改变,也使得那时琵琶的指法发生了改变,主要分成56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为两个系统,轮指系统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为两个系统:按指系统和推拉系统。第二个高潮发生于进入20世纪后,琵琶自身的演奏技巧也大为丰富,又使琵琶演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乐曲旋律上则别开生上创造性地运用了传统的各种手法,如刘德海先生的右手“反面、清新焕发,既具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传统琵

琶曲的韵味,给弹”技术。弹挑也有很重大的改变,先前有龙眼和凤眼之分,

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于此同时,琵琶演奏家们还开创了很多新的指、手法,向更广的领域拓展,如大量的和弦按指法,引进大指按弦法,四指长轮,挑轮,等等,大大地丰富了琵琶的演奏技巧。3除了指法的改进之外,还有用假指甲代替

()

真指甲。50年代初,李廷松先生采用指甲油用以涂上增加 指甲的耐磨性\这种指甲油是用醋酸乙酯浸泡赛璐珞片,当 赛璐珞片完全溶化后涂在指甲上形成一层保护层,可以增加 指甲的耐磨性\。4

()

因此,就琵琶的演奏技巧来说,从简单的弹挑到如今复杂多变的指法,极大的丰富了琵琶的表现形式,拓宽了琵琶的表演位置,使得琵琶能够担演奏中的很多位置,具有很大的表演价值。

2.2 琵琶的音域和音色

现代琵琶一般分琵琶上的音位(相与品), 现都按照平均律依半音顺次排列,一般安装有六相二十五品。 在个别独奏琵琶上出有安装有六相三十品的,在定弦作“Adea ”装置有六相二十五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从A到e\;装置有六相三十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从A 到a\。适应了现代作品任意转调的需要。关于琵琶的音色,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

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由于琵琶的音域广,不管是独奏还是合奏或者是伴奏,重奏,都能胜任,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交响乐队和民族乐队的演奏上,产生了非常奇妙的效果。 总的来说,琵琶的发展到现在,经过不断的改进,音域已经比较宽泛,基本与钢琴音域相当,因此能够身兼多职,琵琶音色特殊,无论是发声箱还是弦,均经过大量的尝试,最后发展成为现在的琵琶,应该可以说琵琶是一个历史选择所留下来独特的民族乐器。 三 琵琶曲的目发展

琵琶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有很多大家所熟知的传统曲目,例如武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改下之战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文曲《浔阳月夜》,为大家呈现了一副似真似幻的美妙图景。应该可以说,到上世纪50年代以前,琵琶的教学与演奏都是以传统曲目为主。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涌现了一大批新作,如王惠然的作品《彝族舞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

搜索更多关于: 琵琶发展 的文档
琵琶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qwp7hu7r9emeo57bi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