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红枣加工调查报告2013
目前,新疆红枣产业已成为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红枣的种植在新疆已形成规模,红枣加工将成为新疆今后红枣产业发展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了确定今后红枣加工发展方向,为红枣加工支持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由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研究会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到红枣主产地和田地区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市和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阿克苏市等地近二十家企业、合作社,针对红枣加工技术、加工产品种类,销售渠道,销售市场、销售价格等内容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一、新疆红枣种植情况
(一)种植面积。特殊的环境条件,形成了新疆尤其是南疆特有的红枣栽培优势,2011年全区红枣总面积531.35万亩,总产量达62.35万吨,已经成为全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
从2002年到2011年10年期间,新疆水果总栽培面积增长了846.06万亩,增幅达3.35倍;红枣栽培面积增长了510.75万亩,增幅达24.8倍。红枣栽培面积占水果总栽培面积的百分比由2002年的5.71%,增加到2011年的44.03%,红枣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新疆林果中的优势产业,在新疆整体果业中占有重要的位臵。
(二)主产区布局。2011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达到531.35万亩,其中,南疆地区种植面积达到485.84万亩,占全疆种植面积的91.437%,主要分布在喀什、阿克苏、和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疆地区种植面积为44.58万亩,占全疆种植面积的8.389%,主要分布在哈密和吐鲁番;北疆地区种植面积为0.88万亩,占全疆种植面积的0.165%,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从全疆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来看,主产区是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哈密地区。
(三)产量状况。2011年新疆红枣总产量62.35万吨,其中,南疆五地州(阿克苏、喀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59.78万吨,占全疆总产量的95.89%;其余地区合计产量占全疆总产量的4.11%。红枣产量排前六位的依次是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田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这六个地区的产量合计占全疆总产量的99.66%。
(四)种植品种类型。近年来,和田、喀什、阿克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哈密等地区积极引进内地红枣新品种,进行大面积种植,红枣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引进红枣品种有20多个,主要包括赞皇大枣、骏枣、灰枣、金丝小枣、梨枣和冬枣等。从各地州规模发展的主栽品种构成来看:多以干、鲜两食的灰枣、骏枣和赞皇大枣等品种为主;受内地枣树发展的影响,冬枣、梨枣等鲜食品种也陆续小规模栽植。
目前,新疆各地州、县(市)的主栽品种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大体为:哈密地区---哈密大枣;和田地区---骏枣;阿克苏地区主要是灰枣、冬枣、金丝小枣;若羌县主要是灰枣;且末县以赞皇大枣、灰枣为主。 二、新疆红枣加工现状
(一)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数量。为进一步做好红枣产品的加工、销售工作,各地积极组建红枣协会,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中型企业,为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涌现出了大批的红枣加工企业。2011年新疆红枣加工企业已达到160家左右,其中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阿克苏地区红枣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9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家,地州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占到阿克苏地区红枣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9.13%。加工企业中从事产品初加工的企业占比重大。例如阿克苏地区红枣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69家中,初加工的占66家,占到95.65%,深加工企业有3家。
(二)加工产品品种类型与技术。
1、加工产品种类。初加工产品。干制是新疆红枣最主要的初级加工方式,大多以原枣的形式销售;红枣加工产品主要有干红枣、枣片、蜜枣、熏枣、酒枣、枣泥、枣糕、枣粉等产品。
深加工产品。红枣中10%左右的为残次枣,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将残次品、品象不好和等外的枣果进行深加工。主要产品有枣酒、枣酱、枣汁、枣醋、枣饮料、红枣软胶囊、枣茶、红枣浓缩汁、红枣多糖、红枣口服液等。
2、加工技术水平。初加工技术主要是清洗、分级、烘干、杀菌、包装等,深加工技术主要是从枣中提取功能成分制成保健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首先,干枣、枣酱生产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与装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天山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现代化的清洗、分级、烘干、冷却、包装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天海绿洲的枣酱生产技术及设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红枣初加工和深加工全部使用机械化处理。
其次,深加工方面使用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如蒸煮设备、酶反应灌、纯净水生产设备(加工车间各流程全部使用纯净水)、自动蒸发系统、喷雾干燥系统、空气压缩系统、无菌灌装机等;代表性企业有天山枣业、天海绿洲、新疆恒丰糖业等。目前,农民合作社技术设备不完善,主要是手工清洗、分级等。例如温宿县天山红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对红枣的清洗、分级均是通过手工操作。
(三)加工能力与产量。随着新疆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红枣加工企业队伍壮大较快,加工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新疆红枣的加工具有季节性特点,加工期限主要集中在本年度8月到来年3月。阿克苏地区红枣加工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69家,年加工生产能力可达22.19万吨,2011年实际加工红枣8.66万吨。例如阿克苏茂源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烘干房6个,每个烘干房每天可烘干3吨红枣,年加工能力1000吨,2012年实际加工600吨,加工期10月25日-12月20日。阿克苏地区天山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能力1万吨,实际生产5000吨。温宿县天山红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年生产规模500吨左右。
(四)加工产品增值状况。红枣经过加工后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对加工企业调查,一般红枣通过初加工利润可达到30%左右,深加工利润可达到50%以上。新疆思源果业有限公司2011年骏枣和灰枣的通货收购价分别为15元/公斤和23-25元/公斤,进行初加工分等分级筛选包装后,精品干枣每公斤售价在上海市场高达196元,礼品盒包装后要高5-6元/公斤。
(五)加工企业基地和有机基地建设。红枣产业作为新疆林果业的支柱产业,大多数企业采用原料收购这种形式进行加工,只有少部分企业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和有机基地认证。如长河集团、大漠绿岛、昆仑、天山娇、楼兰枣业、昌和、宏强、羌都、天山枣业、天海绿洲等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楼兰枣业认证1000亩、大漠绿岛认证15000亩、天山枣业认证5000亩有机红枣基地。 (六)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枣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1、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购销关系。加工企业从枣农手中收购
红枣是购销关系,企业为农户的销售、技术服务和就业提供支持。2011年,新疆兴翔果业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近1000万元,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3800多人次,聘请高级技师为农户讲课50多场次,提供劳动就业岗位250个。
2、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代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红枣销售收入的盈余分配给社员。专业合作社收购农民的红枣后,对红枣进行初加工,加工费用一般为1.2元/公斤,由合作社代为销售,扣除合作社运行费用,销售的资金按销售量全部返还给农户,但是合作社生产规模、生产条件、包装形式、销售网络建设方面与龙头企业相比较都较薄弱。温宿县天山红林果业专业合作社现有100多位社员,年加工红枣500吨左右,主要是为农户代加工,每天可烘干4.5-5吨,加工费1.2元/公斤,加工后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销售,销售资金少部分作为合作社的管理资金,盈余部分按销售量分配给社员。 三、新疆红枣销售渠道、市场、品牌
(一)销售渠道。企业通过初加工对红枣进行分类分级、以优中选优的标准来销售干枣和鲜枣,通过产品深加工和自主品牌销售,开拓红枣市场,形成销售网络。
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农超对接(超市)、网络销售、中间经销商销售和设立销售处销售等方式。和田古力巴格果品有限公司,具有自己的销售网络,营销总部设在深圳,300余人的销售队伍,网点已覆盖全国所有主要大中消费城市。目前已有沃尔玛、大润发华润万家国际连锁超市与其合作;阿克苏刀郎果业有限公司通过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电视购物和网络等销售;温宿县天山红林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内地销售商销售;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主要城市基本实现全面布局,2011年公司专卖店为1819家。
(二)产品市场。新疆红枣已经在内地一线城市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主要销往国内的大中城市,如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国外主要销往中亚,欧洲、日本和北美等地区出口量较少。龙头企业具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的种类,销路较宽,销售情况较好,如阿克苏刀郎果业有限公司销售市场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新疆思源果业有限公司主要销往全国6个销售网区--=华北(北京)、华南(广州)、华东(上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