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相关,大学生在就业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学校在指导学生就业时要创新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建立高水平的就业指导队伍。 1.3.2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李炜等(2009)指出:学校提供充足的求职信息对于高校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较高的起薪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毕业生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越相关,其找到满意工作的概率越大[7]。
岳昌君等(2012)指出:人力资本是影响毕业生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学习成绩好有过担任班干部经历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并获得较高的收入。而学以致用的确能够使得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高满意感的获得[8]。
姚裕群(2010)指出: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定位问题有待解决,就业指导机构力量薄弱,表现在就业机构建制与设施不健全,工作人员数量较少,缺乏专业性工作人员,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的就业指导机构差距非常悬殊。就业指导工作基本处于低层次,与学生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针对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树立职业指导的理念,塑造强有力的职能工作机构,提升就业服务指导的工作水平,满足大学生及单位“客户”的服务需求[9]。
赵丽华(2011)指出:心理素质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在人才综合素质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善健全人格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成人成才的重要保障。因此,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就业稳定性。高校实施科学规范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10]
通过对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学习可以发现,姚裕群老师系统地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所在,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在职业指导理念和职业指导职能部门、就业服务指导的工作水平方面都需要改变。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和学校提供充足的求职信息以及毕业生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的相关度息息相关,满意度高的工作能够发挥自身专业的特长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心理素质的高低,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就业稳定性[11]。 1.3.3毕业生的专业技能
刘善云(2014)指出:目前多数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存在较大差距[12]。
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石岩等(2013)指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类型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3]。
陈明(2013}指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仅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而且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业务方向定位过窄、服务方向定位过宽、类型定位抽象空洞等问题,建议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保持其业务方向定位、服务方向定位和人才培养类型定位相一致[14]
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与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有着必然的联系,应根据毕业生反馈的就业情况来确立培养目标,构建正确的的课程体系。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1.3.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孙志凤(2013)指出:在解决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评价起重要作用。通过对己就业毕业生的调查分析,考察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期望和评价,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需着力提升人际交往、沟通与表达能力,需要根据未来就职行业需求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职业定位,用人单位对解决问题能力需求的内核是领悟力及自学能力,用人单位希望高校毕业生能经历一场“真正的实习”,切实锻炼实践能力[15]。
孙媛媛02012)指出: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质量的要求提高,不仅仅将专业对口、学习成绩、证书数量、学生干部经历等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指标,而更多的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作为优秀人才的重耍标准。应该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提高,同时,应该加强学生的自我定位,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并有的放矢的培养自己的强项,争取在踏入社会时获得社会的认可[16] 通过对以上两位老师的调查结果的学习,其研究结果都极为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指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学校在毕业生择业指导时的指导作用不能够发挥,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突出的“多面人才”。
1.3.5 大学生就业指导
法国的大学生几乎在走入大学校门那一刻起就己开始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法国
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的学校与政府机关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安排实习机会。法国多数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校方会根据有关方面专家及教师的意见安排学生的实习单位,并派人到实习单位了解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和要求,以此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使就业指导更有实效。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多数高校安排的实习时间为6个月,有的甚至长达9个多月。除校方的就业指导部门外,法国全国还设有500多个就业信息和指导中心[17]。
而英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任务一般由学校承担,英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既是学生们就业信息的主要“数据库”,又肩负着为他们排忧解难、对症下药的心理辅导任务。服务部的资料储藏非常丰富,不仅有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也包括各种奖学金、教育基金资助下的深造途径。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常年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络。在英国大学里做就业辅导的老师大多都拥有心理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因此对于毕业生的辅导除了择业外,还包括了个性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等更重大的内涵,预约谈话的毕业生终日不断[18]。
郑路(2012)指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大学生参与就业指导活动明显提高,大学生的择业也更加的理性化。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就业指导时间滞后;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就业指导内容需深化;就业指导形式单一等[19]。
罗代华(2013)指出:近几年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体育领域相关工作的岗位率较低,改行易业现象普遍,社会体育领域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学校的就业指一导工作缺乏实效,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但都是理论指导,缺乏实践操作过程,因此并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20]。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都是极其的关注,而且开展的时间非常早,在学生刚入学那一刻起就己开始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学校在就业辅导方面,就业指导机构非常的健全,师资力量充足。国内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表现在职业指导理念落后,就业指导机构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0-2014届260名毕业生中随机抽取的100名毕业生。
10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2调查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分别以“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大学生就业心态”、“大学生就业指导”、“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为核心词查阅文献,其中博硕士论文21篇,学术期刊论文44篇;并通过网络查找新华网江苏频道、百度百科资料库,为本课题的调查问卷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调查问卷的设计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自行设计了“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和区域流向、对薪资水平和工作满意度、教学内容设置对毕业生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和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等方面。 自行设计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用人单位录用我院毕业生的主要渠道。 2.2.2.2调查问卷有效性检查
为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特请了相关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相关专家资历(表1)专家对问卷有效程度评价(表2):
表1 专家组成情况
专家资历 人数
表2 专家对调查问卷有效程度的评价
选项 毕业生调查问卷 合理 5 基本合理 3 2 不合理 0 0 合计 8 8 教授 2 副教授 4 讲师 2 合计 8 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6 2.2.2.3 问卷可信度检查
采用反复检查法对问卷的可信度进行检查,分别对10名毕业生和5家用人单位进行时隔30天的复查,回收到的问卷与第一次回收到的问卷进行比对,比对结果相同度为95%,说明调查问卷可信度高,可满足调查要求。 2.2.2.4 问卷发放和回收方式
毕业生问卷通过班级QQ群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用人单位问卷采取直接上门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