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2:55: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 蝙蝠→雷达

第二课时

教学导航

【课时目标】

1.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关系。

2.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家的试验过程。

【教学难点】

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蝙蝠和雷达》,还记得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研读课文,揭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导入:(课件出示一只蝙蝠)看!今天小蝙蝠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说有话要对我们说呢,我们来听听吧。你们人类真了不起!竟然连我们蝙蝠界的秘密都能知道,我真的很想知道你们人类是怎么发现我们的秘密的。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吗?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代替科学家回答小蝙蝠的问题吗?问题的答案就在课

6 / 18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文中,我们要把问题回答准确、完整就要先认真读书,我们先来找一下,哪些自然段是写了科学家们的试验的?(第4、5、6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4、5、6自然段。

1.学习第4、5、6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4、5、6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在什么环境下做的试验,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得出了什么结论? (2)边默读第4、5、6自然段,边用简洁、准确的话来填写表格。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实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小组讨论填表格。 (4)指名讲所填写的表格。

(5)哪位同学可以看着表格来为小蝙蝠解释试验的过程?要注意人称的变化。

(6)过渡语:你们这个班的小科学家真棒!我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你们知道我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吗?

2.学习第7自然段

(1)课文哪个自然段回答了小蝙蝠的问题?快速读第7自然段,动手画出有关句子,并把句子读一读。

(2)汇报句子。 (3)男女同学赛读。

(4)默读句子,在表格背后的空白处画出蝙蝠的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示意图。

(5)展示示意图,并复述蝙蝠探路的原理,完善学生的示意图,板书: 超声波 嘴 ) ) ) )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 ( ( ( (

(6)同桌看着板书,相互复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7)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理解“反复、终于”的用词准确性。(课件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齐读句子,说体会。 齐读第7自然段。

7 / 18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小蝙蝠):同学们说的不错,我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就是嘴和耳朵能互相配合,嘴和耳朵两样东西是缺一不可的。那你们人类的科学家发明的雷达又是怎样探路的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答案?

3.学习第8自然段

(1)边读文段,边画出有关句子,并读一读。 (2)模仿板书,动手画雷达探路方法的示意图。 (3)同桌交流示意图,并复述。

(4)指名展示示意图,并复述,完善学生的示意图并板书。

无线电波 天线 ))))))

飞机(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

(5)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44页,完成课后练习三。 (6)指名讲答案。 (7)齐读。

三、拓展延伸。

1.默读“资料袋”,填写: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 2.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用“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的句式来说。

3.补充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4.说一说,我从( )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 )。

参考:我从变色龙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变色纸尿裤,如果婴儿小便了,就显示蓝色,如果婴儿拉臭臭了,就显示红色,大大方便了家长。

5.推荐课外书籍:《开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学》。

四、作业布置。

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谢谢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来的小发明。

板书设计

8 / 18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 蝙蝠 启示 安全夜行 飞机(雷达)

超声波 嘴 ) ) ) ) 障碍物

耳朵 ( ( ( ( 无线电波

天线 ) ) ) ) 障碍物荧光屏( ( ( (

9 / 18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7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设计理念】

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于文本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10 / 18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w491xma69ersa9pruq6ksx797jp100wo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