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之家网站
高炉炉腹煤气指数控制探索 李华,左茂方,吴卫彦 (张店钢铁总厂淄博256400)
摘 要:通过统计分析张钢1350m3高炉炉腹煤气指数的变化,分析炉腹煤气指数与高炉利用系数、燃料比、冶炼强度的关系,与富氧、热风温度的关系,探索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实用价值,探索高炉炉腹煤气指数的最佳控制范围在58—66m3/min.m2。 关 键 词:高炉;强化冶炼;燃料比;炉腹煤气指数 1 前言
张钢1350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炉顶成像、十字测温、炉底、炉缸采用焙烧炭砖+陶瓷杯的复合结构形式、干法除尘、喷煤系统等先进工艺技术。自2010年1月28日开炉,4月份指标逐渐稳定,各项指标均有所提升,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为寻求低燃料比的冶炼强度,探索炉腹煤气量指数与高炉冶炼强度的关系,采取高风温、高富氧率、高炉顶压力等一系列措施达到低燃料比的冶炼强度。 2 炉腹煤气指数对各指标影响的探索
炉腹煤气指数是指单位炉缸断面积上通过的炉腹煤气量,是近年来炼铁界认为能替代冶炼强度反映高炉炉况状态的一个指标。冶炼强度的界限和高炉煤气流密切相关,从高炉炉内通过煤气流能力的基础理论,炉腹煤气流替代高炉冶炼强度。高炉下部良好是高炉稳定操作和高产的重要因素,由于炉内气流分布是非均匀分布的,高炉上部主要是气固两项的逆流运动,探索炉腹煤气指数对各指标的影响,保证煤气流分布合理,高炉稳定顺行。 2.1 炉腹煤气指数对利用系数的关系
对1350m3高炉的炉腹煤气指数和利用系数进行统计对比(2011年3月、4月、5月)
冶金之家网站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炉腹煤气指数达到一定程度后利用系数有下降或缓慢的趋势,利用系数最高时,炉腹煤气指数在58—66m3/min.m2之间,高炉在确保顺行的最高炉腹煤气指数下,如果再提高利用系数只有采取提高富氧率、降低燃料比措施。
要达到高产必须提高炉腹煤气量指数,而提高炉腹煤气量指数又必须保证高炉顺行,有较低的透气阻力系数。因此它们具有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高炉在炉腹煤气指数接近临界值时,应精细化操作,保持高炉稳定顺行,降低燃料比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 2.2 炉腹煤气指数与冶炼强度的关系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炉腹煤气指数达到一定程度冶炼强度稳定,炉腹煤气指数在60—66m3/min.m2之间,冶炼强度的界限和高炉煤气流密切相关,从高炉内通过煤气流能力的基本理论出发,用炉腹煤气指数代替高炉冶炼强度,从3月、4月、5月看炉腹煤气指数与冶炼强度的趋势基本相似。
2.3 炉腹煤气指数与燃料比的关系
冶金之家网站
从图中可以看出,燃料比与炉腹煤气指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燃料比最好时并不是炉腹煤气指数最大,炉腹煤气指数有一定界限,经过几个月的摸索,炉腹煤气指数在58—66m3/min.m2之间,有利于炉况稳定顺行,取得较好的技术指标,获得较低的燃料比。
高炉冶炼强度的界限和高炉炉内煤气流量密切相关,与高炉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有密切关系,采用炉腹煤气量指数来衡量强化程度比较合理、科学,反映了高炉过程的本质。用炉腹煤气量指数改变了过去高炉强化的概念。过去认为高炉强化的程度取决于其燃烧焦炭的能力,取决于鼓风的强度。 3 热风温度、富氧率的影响
提高鼓风氧含量、提高鼓风温度、降低鼓风湿度都能直接增加燃烧产物拥有的热量,以及减少水分的分解热,因而显著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反之则降低理论燃烧温度。提高风口前燃烧温度,将风口前燃烧温度与炉腹煤气量联系起来,同时还把炉腹煤气量与高炉生产效率系数,即高炉产量联系起来。当提高理论燃烧温度时,可以用较少的炉腹煤气量,提高生产率。
4 探索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实用价值
以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取代冶炼强度,改变以往高炉强化的理念。
(1)采用炉腹煤气量指数,为实现科学管理创造了条件。当生产要求进一步强化高炉时,管理者应该检查炉腹煤气量指数的潜力。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炉腹煤气量接近最大值;已经接近最大值时,应为高炉创造必要的条件,采取减少吨铁炉腹煤气量措施,保持炉况稳定和顺行,达到高产。
(2)在确定了最大炉腹煤气量界限值的条件下,高炉操作者的任务就变得很明确,为精细化操作创造了条件。操作者力求高炉在趋近最大炉腹煤气量的情况下,保持高炉的稳定顺行,尽量降低燃料比,获得良好的高炉操作指标。
(3)高炉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就是在取得各种矛盾的统一,以及正确处理主要矛盾的结果。对于高炉的强化,主要是高炉炉内炉料下降运动与煤气流上升运动之间的矛盾。根据高炉的透气阻力,用高炉通过煤气的能力—炉腹煤气量指数来定量描述强化程度比冶炼强度更
冶金之家网站
科学,更符合冶炼规律。
高炉内允许的煤气流速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主观臆断,随意提高。提高透气能力需要提供必要条件作为支撑。
(4)冶炼单位生铁的煤气量越小,生产的生铁越多,高炉的利用系数就越高。为了减少冶炼单位生铁的炉腹煤气量,就必须降低燃料比。这就符合低碳炼铁、节约焦煤、节约能源和“高效”运行的要求。采用降低燃料比、提高炉顶压力、富氧能够有效提高利用系数。
(5)高炉能够通过的煤气量取决于炉料的透气性。显然,炉料的空隙率越大,煤气流速低,炉料对煤气的阻力越小,能够通过的煤气空塔流速越大,体现了高炉应以精料为基础的重要性。
当提高炉腹煤气量指数时,透气阻力系数也会升高,两者是保持高炉顺行的重要参数。 5 结语
(1)通过利用炉腹煤气指数来代替冶炼强度来衡量高炉强化程度。
(2)采用最大炉腹煤气量指数来衡量高炉强化程度,更科学、更符合高炉冶炼的本质。通过统计分析,张钢1350m3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最佳控制范围在58—66m3/min.m2,超过最大炉腹煤气量指数值的界限,将导致燃料比的升高或炉况失常。
(3)高炉不能单纯以多烧燃料论优劣,应以降低燃料比、降低能耗为中心。 (4)控制炉腹煤气指数既有利于炉况顺行,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项仲庸,以高炉炉腹煤气流指数取代冶炼强度的研究 钢铁2007第42卷 第9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