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什么是儿歌?中国现代儿歌的繁荣有那几方面的表现? 2、颠倒歌有哪些作用?它常采用哪些表现手法? 3、数数歌什么作用? 4、问答歌的特点是什么? 5、科学诗的特点是什么?
6、幼儿故事常用的表现手法有那几点?
7、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中国幼儿散文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8、请简要分析郭风散文的个人特色。
9、日本图画故事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的图画故事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10、1949年-1965年中国儿童戏剧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1、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片大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12、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中国幼儿戏剧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3、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中国幼儿动画片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4、象声词在幼儿故事中有何作用? 15、民间传说有什么特点?
16、世界寓言的三大发源地在哪里? 17、请列举出安徒生的五部童话作品。 18、请依次写出下列作品的体裁:《点点虫》、《叫哥哥》、《聪明的阿凡提》、《小兔逃跑》、《蓝色的树叶》、《天蓝色的种子》、《比尾巴》、《春雨的色彩》、《初次的拜访》、《回声》。
19、儿童文学本位论的观点是什么?提倡者是谁? 20、名词解释:情趣、意趣、谐趣。
五、评述题(阅读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小树叶
小树叶,飘呀飘, 飘来飘去像小鸟。 小树叶,飘呀飘, 飘到地上睡大觉。
17
秋叶
秋叶跟着秋风, 悄悄溜出家门。 秋风吹口哨, 秋叶把舞跳。
转转转,转上天; 摇摇摇,摇下地。
累坏了, 躺在地上睡一觉。
落叶
树根是树叶的妈妈, 妈妈从地下打来电话, 她告诉树叶娃娃, 天要冷了, 赶快回家。
树叶听了妈妈的话, 都纷纷从树枝上落下。
1、请从诗的节奏感、情节性、表现手法、题材选择、适应幼儿的年龄等方面入手,比较评述上面三首幼儿诗歌的异同。
2、下面的作品仅改动了个别字,但效果完全不同,请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改动前: 改动后:
丫头丫,打蚂蚱; 丫头丫,烤蚂蚱; 蚂蚱跳,丫头笑; 蚂蚱焦,丫头笑; 蚂蚱飞,丫头追。 蚂蚱飞,丫头跳。
3、阅读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18
蛤蟆种瓜(根据马丽编译同名故事改编)
蛤蟆看见青蛙在种瓜,他也要种瓜。他刚把种子种在地里,就对种子喊:“种子,种子,快快长出来吧!”
过了一会儿,种子没有长出来,蛤蟆又趴在地上大声喊:“种子听见了没有,现在就长出来!”种子没有长出来。
青蛙跑过来,对蛤蟆说:“让种子睡在地里,阳光照着它们,小雨浇着它们,慢慢就长出来了。”
到了晚上,蛤蟆又着急了,他说:“种子大概怕黑吧,我给你们讲故事、唱歌。”蛤蟆点上蜡烛,给种子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唱了好多好多的歌。
蛤蟆讲一会儿,看一看,唱一会儿,看一看。种子一直没有长出来。蛤蟆唱累了,趴在地上“呼呼”睡着了。蛤蟆睡了很久很久。
“蛤蟆,蛤蟆,快起来。快来看你种的瓜。”青蛙叫醒了蛤蟆。蛤蟆往地上一瞧,哇,长出许多青青的小苗。
青蛙说:“青青的小苗会慢慢长大,以后会结出许多许多瓜。”蛤蟆打了个呵欠说:“种瓜真不容易啊!”
①这篇作品的体裁是什么?
②分析这篇作品中蛤蟆的角色形象
小河马吃饭
小河旁住着河马妈妈和小河马,每天清晨,小河马围好饭兜兜,等着妈妈来喂饭。
邻居小青蛙看见了,就笑话小河马:“呱呱呱,小河马,难为情,吃饭还要妈妈喂。”小河马听了,把头一偏,嘴巴一撅:“就要妈妈喂。”
一天清晨,河马妈妈起床刚刚做好饭,小麻雀飞来报信了:“喳喳喳,小河马的外婆生病了。”河马妈妈着急了,放下饭碗就往外婆家跑。
小河马等着妈妈来喂饭,等啊等,太阳都升得老高了,妈妈还不来,小河马饿得大哭:“妈妈,你在哪里?我要吃饭。”
小青蛙听见了,忙跑来帮忙:“别哭,我来喂你吧。”可是小河马吃饭的勺子太大太重了,小青蛙怎么也拿不动。
小青蛙只好用自己的小勺子喂小河马吃饭,小勺子太小了,小河马张着大嘴巴叫:“不够、不够,快、快。”
小青蛙拼命往小河马的嘴里送饭,累得浑身都是汗,可还是来不及,
19
塞不满小河马的大嘴巴。
小河马不停地放声大哭:“妈妈,快来喂我饭吃,我饿呀,饿呀,饿死了。” 小青蛙也急了:“小河马,你的手呢?自己动手吃饭呀。”
小河马还是哭:“我就要妈妈喂饭,我饿呀??” 小青蛙没办法,只好帮小河马叫:“河马阿姨快来吧,小河马饿呀,饿呀,饿死了。”
①这篇作品的体裁是什么?
②分析这篇作品中小河马和小青蛙的角色形象
③这篇作品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④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给予评析。
东东西西打电话(梅子涵)
东东和西西同时从家里跑出来。东东是去找西西的,西西是去找东东的,他们在路上碰见了。
东东说:“西西,我告诉你,我家装电话了。” 西西说:“东东,我也告诉你,我家也装电话了。” “我现在就给你打电话。” “好!我也给你打电话。”
东东和西西跑回家,同时拿起了电话。
咳!忘记问电话号码了!他们就奔出来,又在路上碰到了,你问我,我问你,“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然后,又记着号码往家里奔去。
东东念叨着西西的号码,按着电话钮,听见的是“嘟-嘟-嘟”的声音,没有听见西西问:“喂,你是东东吗?”
西西也一样,听见的只是“嘟-嘟-嘟”的声音,没有听见东东问:“喂,你是西西吗?”
他们打了好久,全是“嘟-嘟-嘟”。东东想:他家的电话怎么一直是嘟嘟嘟的?西西想:他家的电话怎么一直是嘟嘟嘟的?忽然,他们都明白了,这是忙音。
“西西在打给我,所以,我打过去要嘟嘟嘟了。”东东心里说。 “东东在打给我,所以,我打过去要嘟嘟嘟了。”西西心里说。 于是,他们又都聪明起来,谁也不先打了。东东想:让西西先打过来吧;西西想:让东东先打过来吧。他们就这样趴在桌子上等着?? ①这篇作品的体裁是什么? ②电话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
③这篇作品的情节性是否强?为什么?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