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缘于典型题做得不够,做得不精,做题的难度系数也较低,并对教材中的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等理解得不深不透。
2、审题错误类:
还没看清条件就急忙解题,可能是观察得不够仔细,判断得不够准确,也可能是考试策略不当,或是心理心态不稳,还可能是缘于外界的干扰刺激,更有可能是平时练习不到位。
要养成“袖手于前疾书在后”的答题风格,以及做完题后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习惯,这对增强自己的审题能力极有好处。
四、考试策略类
1、考场时间分配不合理:
平时没有从心理上把练习和考试作为正式考试来对待,没有把一般性的考试作为训练考试时间分配的练兵场,导致正式考试时虎头蛇尾,眼睁睁看着自己熟悉的题却没有时间下手。
2、舌尖现象:
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这与心理紧张、心态失衡有关。
在答题时要从容不迫沉着冷静,这需要平时加强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3、克拉克现象:
见到生题或难题便心烦意乱,乱了方寸。这与心理应激反应有关,破坏了考试竞技场上应有的状态。
平时就要克服急躁心理,化解不良情绪,提高自信心,消除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心态,做到心平气和情绪稳定。这也需要平时加强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4、考前失眠:
表现在考场上无法集中精力,逻辑思维混乱,反应迟钝,计算失误。主要缘于压力过大、始终处于焦虑状态。这同样需要平时加强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五、非知识结构性错误(马虎粗心导致丢分)
1、看错:
看错题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与人的瞬时记忆有关。放慢看题速度,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看仔细点”。
有的人则可能是与自身的短时记忆容量有关,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如果一个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5,即他一次瞬间只能记住5个单词或数字之类的东西,当他想一次瞬间记住7个时,就会出现记忆错误,从而就会发生看错了的现象。
解决这一看错行为可以通过平时训练来达到,最简单的办法是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用瞥一眼方式去记路边的汽车牌照,也可以运用瞥一眼的方式去记一组数字或符号或英语单词,以提高自己的短时记忆容量,增强记忆力。
2、抄错:
普遍把草稿纸上的正确答案抄到答卷上出错或抄漏是最冤枉的一种丢分。
3、算错:
计算时出错。这主要反映出平时的练习少了,没有养成自动化答题技能,也有可能是我们平时在草稿纸上演算就不注意整洁,乱七八糟,缺乏规范化的训练,于是算错也就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了。
4、写错(书写出错):
比如,明明是大于号却偏偏写成了小于号,此外还有正负号、小数点、字、词或字母、符号等等的书写出错,这就需要首先从心理上、从思想意识上看清符号(比如:正负号)的有无。
这4类错误是最容易取得成效的,只需稍加训练即可。
5、想错(判断错误):
一个原因是知识掌握得不牢,相似知识点之间发生了混淆,出现判断失误。另一个原因属于想当然失误,即没有注意到题型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从而落入了出题人设下的陷阱。
6、跳步:
以为自己明白了,或害怕答题速度跟不上,不写出相关步骤,结果发生了错误。首先是要符合答题规范,其次是你明白了,阅卷人明白吗?所以关键信息绝对不能跳步。
7、没有完全按要求答题。
这与跳步答题的错误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这类题是有明确要求的,当你随意忽略时,失误就在所难免。
要找准失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可以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通过对错题本中的错误类型进行分析,抓住主要问题,确立自己的近期的学习目标,将错误逐一消灭掉,就能有效地提高成绩,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学习境界,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学习和考试都是一门学问,要取得良好的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还取决于心理心态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有的同学学不去了,有的同学考得不好均不是他们的智力出了问题,而是他们的非智力出了问题。
进阶与提高
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出错的浅显缘由,归类分析自己的错误类型,找到自己学习的主攻方向,还要找到解决各种错误类型的途径,并立即坚持执行之,最终就能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
1、错题本的类型
在制作过程中,既可以采用在原试卷上标注,在“错题本”上做索引的方式,简化“错题本”;
也可以采用剪贴方式;还可以对同一类型问题只记录典型题型、难点和出错次数。
也可做成活页式,按自己的风格进行装订,每次查阅时还可及时更换或补充。要把原来错误的解法清晰地摘要在错题本上,并在下面留有一块空白。
2、亡羊补牢(纠正错误)
“错题本”做好后不要束之高阁,不能满足于看一看,翻一翻就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就能把自己的知识漏洞修补好了。
老师讲解正确答案时,在原题下面空白处记下自己没有做出来或做错的原因分析,把原题做一遍,以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
如果此题有多种解题思路,可以在旁边用另一颜色笔把几种解法的简要思路写上。
对于不太熟悉的内容和解题思路,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反复练习,掌握其解题规律,以便用一个点的解决带动一条线的解决,用一条线的解决带动一个面的解决。
3、出题法
依照某一题型试着变换一些条件,就可编出一些试题,这是夯实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方法之一。
4、错误类型体系图
前面我们进行的是单一学科错题类型分析,把当你把全部学科的错题类型归类放在一起时,就可建立起自己的错误体系,尤其是非知识结构出错方面,比如,查出各种错误类型所占比例大小,进而有效地找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
有了“错题本”后,要及时地进行整理和总结,建立起自己的失误体系图,再有的放矢地加以消灭。
每位同学的“错题本”都是不相同的,同学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