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4、、理解“阳光就进了我的家”中的“跳”,知道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猜谜语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出它是谁?(能)。
出示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谁知道这是什么 ? 学生猜谜语。(课件出示太阳的图片。)
2、出示阳光四射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在阳光下的感受。 学生在谈感受的时,教师进一步提问:阳光有什么作用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阳光》这一课,去感受美好的阳光。(师板书
课题。)
4、教师指导学生书空课题。教师进一步补充“阳光”两个字的偏旁和结构。
5、、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出声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
(1)、集体拼读12个生字。(出示课件)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在学生读本课生字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前面学习的拼音,强调“野”是整体认读音节,“阳、像、长、”几个字是后鼻音生字,“金、锦、晨”几个字是前鼻音节生字。同时,教师通过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记住“金”这个字。(一个人,他姓王,兜里揣着两块糖) 课件出示四个要求书写的生字“也、长、山、出”,教师用电子显示屏分步出示“长、出”两个重点生字的笔顺。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竖提”和“竖折”两个笔画。 指名让学生板演“长、山”两个字的笔顺。 3、 自由读课文,带上动作读课文。
4、指名让学生分段读课文。男、女生分组读课文。 (三)、深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从而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出示课件) 指名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图片谈谈自己的感想。
师小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金色的阳光,多么灿烂,多么宝贵。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小组讨论: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说阳光很宝贵? (学生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读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数出这一段有几句话。 (2)理解“小河像长长的锦缎了”。(出示课件)
阳光照在河面上,为什么像长长的锦缎了呢,你知道锦缎是什么吗?
(出示锦缎的图片)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那为什么说阳光照在上面像长长的锦缎了呢?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对,因为阳光照在上面发出闪闪的光,长长的小河看上去就是像一块锦缎了。
(3)想象说话:指名让学生用“?像?”这个词来说句话。 (4)拓展:
现在,老师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课文的朗读,想象一下,阳光洒到的地方还会有哪些呢?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生活得更好了? (放录音,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朗读)
学生交流阳光还会洒到什么地方。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 4、 重点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男、女生分组读三、四自然段。 提问:如何让阳光洒到我们身上呢?。
师小结:真不错的办法,老师最喜欢在家拉开窗帘,让阳光自己跳进来,感受一下阳光。 (1)、理解“跳”。
小作者为什么说阳光是跳进来的呢,而不用走啊,跑啊的?(出示课件)
那么阳光有没有跳进你的家呢?(有)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阳光是大家的”这句话的含义。 (2)、全班读第三自然段,重点读出“跳”的感觉。
(3)质疑:阳光这么好,我们可不可以捉住阳光,让它只属于我们呢?结合这个问题教师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阳光是大家的”这句话的含义 (4)、指导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小结:是啊,我们是捉不住阳光的,它是属于大家的,所有的动物朋友和植物朋友也因为有了阳光的滋润才茁壮地成长,我们可不能自私地把阳光带回家啊。
(5)同桌交换朗读三和四两个自然段。 5、 学生第五自然段。
过渡:你喜欢阳光吗?如果没有阳光,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