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新王牌
第二节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学习目的要求
1. 知道酸溶液的性质;了解浓硫酸和市售浓硝酸的质量分数。 2. 理解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 3. 知道浓硫酸的吸水性及应用、脱水性及现象。 4. 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方法,并理解原因。
5. 通过实验探究和归纳稀盐酸和稀硫酸的五个通性。 6. 熟练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7. 用实验证明碱的四个通性,并熟练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8. 设计多个实验证明氧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井理解原理。 9. 知道浓硫酸、烧碱灼伤皮肤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重点和难点
1. 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及其他特性。 2.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及表述。
3. 酸、碱的通性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 现象不明显的反应的实验设计。 5. 酸、碱反应实验中的安全件。 内容详解
一、酸的性质研究
1、问题:为什么探究酸性质的实验,一般在水溶液中进行? 对比实验:
药品:柠檬酸晶体、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镁条、蒸馏水
结论:酸的很多反应都要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而且酸的这些性质都在水溶液中才能表现出来。
2、实验室常见的酸有哪些? 盐酸(HCl):氯化氢气体溶解于水中制得盐酸。市售的工业盐酸的浓度一般为37%左右。
硫酸(H2SO4):一般使用的都是硫酸的水溶,不指明的话大多指的稀溶液,市售浓溶液的质量分数一般为98%的硫酸。
硝酸(HNO3):一般使用的都是硝酸的水溶液,不指明的话大多数是稀溶液,市
售的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一般是69%。
实验室里没有碳酸溶液: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稍稍加热分解更迅速: H2CO3 H2O + CO2 , 所以实验室里不易存放碳酸试液。(啤酒、碳酸饮料必须密封保存)
3. 酸的浓度与酸的性质关系
(1) a. 观察两瓶试剂,分别是浓盐酸和稀盐酸
外观上看,均为无色澄清液体,打开瓶塞,发现浓盐酸瓶口上方有白雾,稀盐酸瓶口上方无明显现象。 b. 白雾的成分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上方,试纸接触白雾后变红,由此推断白雾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2)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何不同
a. 观察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外观,均为无色液体,无明显区别。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用玻璃棒浓硫酸和稀硫酸,滴到一张普通的白纸上,静置片刻,观察到浓H2SO4的白纸变黑(炭化),滴稀H2SO4的白纸无明显变化。这体现了浓H2SO4的脱水作用,纸的组成中含有C. H. O三种元素,浓H2SO4能够把氢、氧原子按照2:1的比例脱去,称为脱水作用。 c. 浓H2SO4的吸水性
浓H2SO4具有很强的吸水作用,常作为气体干燥剂(通过洗气瓶进行干燥)。干燥气体的选择:常温下不能和浓H2SO4反应的气体。
可以通过浓H2SO4进行干燥的气体:N2. O2. CO. CO2. HCl. SO2. CH4等,NH3不可以用浓H2SO4干燥。 二、探究稀酸溶液的性质
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示稀HCl和稀H2SO4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3)氧化物与稀酸的反应,我们氧化物进行分类:
三、推测和探究碱的性质 1. 已经知道的碱的性质 (1) 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3) 碱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
2. 酸还有的性质,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Na2CO3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述实验中Ca(OH)2和NaCO3均为可溶性物质。 归纳总结:碱的性质
(1) 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 碱能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只是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 (3) 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4) 碱能和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四、酸碱产品的应用
1. 无机化工生产中的“三酸二碱” 三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二碱:烧碱(NaOH)和纯碱(Na2CO3) 2. 熟悉的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盐酸除铁锈;硫酸制化肥;硝酸制火药;烧碱制肥皂;熟石灰改良土壤酸性;碳酸制饮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等。 规律方法总结
相关推荐: